首页>
根据【关键词:江西人】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心中要有听众
-
作者:
邓斌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外广播节目
听众
景德镇
主创人员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瓷都
一等奖
广播新闻奖
-
描述: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和景德镇广播电台联合采制的专题《瓷都天更蓝》,荣获了中国国际广播新闻奖2007年度优秀对外广播节目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2007年度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作为主创人员之一,这些荣誉给我带了
-
冷眼观古瓷:就古瓷疑难看今日鉴定现状
-
作者:
向家林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鉴定
馆藏品
现状
古瓷
琉璃厂
江西人
代表作
-
描述:
1926年,一个叫吴来熙的江西人拿着一对至正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到北京琉璃厂出售,当时在琉璃厂许多开店的老板及瓷器专家都一致认为,这对瓶是赝品,理由是元代无青花,至于至正款可以仿造。被冤判死刑
-
李菊生
-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时尚(理论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菊
美术家协会
景德镇陶瓷学院
硕士生导师
协会会员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描述:
李菊生,1944年生,江西人,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
歌一路,随人听不听——写张志安先生
-
作者:
刘二刚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志安
老花眼镜
先生
江西人
-
描述:
歌一路,随人听不听——写张志安先生
-
况晗:一支铅笔“刻”下北京胡同
-
作者:
扈永顺
来源:
瞭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同
明暗对比
业余时间
线条
铅笔
江西人
北京
-
描述:
况晗是江西人,但却倾心于北京胡同,他利用业余时间,用宽线条铅笔技法画了25年的北京胡同。用宽铅笔线条的明暗对比展现胡同的光影色彩并非易事,作画时,况晗将铅笔笔触与画板形成90度直角,手臂用力,像刻刀
-
一周网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瞭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同
明暗对比
业余时间
线条
铅笔
江西人
北京
-
描述:
本周,校园性侵、幼儿园虐童、父母虐童等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的事件屡被曝光,如何加强未成年人的保护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中文涂鸦现身埃及神庙浮雕引发国人强烈讨论,网民号召自省自查,呼唤旅游文明;公务员聘任制在多地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也引发网民关注。
-
陶瓷界鉴定现状之困境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陶瓷
龙纹
鉴定
古瓷
琉璃厂
江西人
-
描述:
向家林撰文《冷眼观古瓷——就古瓷疑难看今日鉴定现状》说.1926年.一个叫吴来熙的江西人拿着一对至正铭文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到北京琉璃厂出售,当时在琉璃厂许多开店的老板及瓷器专家都一致认为,这对瓶
-
余二妹:花5年造一座瓷宫
-
作者:
水晶心
沉潜
来源:
中国老年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厂
得一
景德镇
谋生
江西省
作坊
江西人
-
描述:
88岁的江西人余二妹曾历时5年、耗资6000余万元,打造世上独一无二的瓷宫。突发奇想。想要建座瓷宫余二妹出生于江西省景德镇。在她12岁时,父亲不幸因病去世。迫于生讫她来到景德镇舅舅家的陶瓷作坊谋生。在舅舅的陶瓷作坊出师后,画得一手好画的她在景德镇一家陶瓷厂谋得一份差事,后在红光瓷厂从事粉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