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38 条
-
秦汉陶俑艺术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李净
来源:
城市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秦俑
艺术风格
制作方法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秦兵马俑
写实主义
秦汉
雕塑艺术
-
描述:
秦汉陶俑艺术的比较研究李净陶俑作为一种随葬品,大约始于春秋时期。其艺术水平在秦汉达到一个高峰,隋唐进入了鼎盛时期,明清时日渐式微。秦俑和汉俑在艺术上各具特色。因此,深入比较研究二者的异同才能对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一)奏汉俑...
-
秦汉陶俑艺术的比较研究
-
作者:
李净
来源:
城市研究(太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文化
秦俑
艺术风格
制作方法
秦始皇陵兵马俑
陶俑
秦兵马俑
写实主义
秦汉
雕塑艺术
-
描述:
秦汉陶俑艺术的比较研究李净陶俑作为一种随葬品,大约始于春秋时期。其艺术水平在秦汉达到一个高峰,隋唐进入了鼎盛时期,明清时日渐式微。秦俑和汉俑在艺术上各具特色。因此,深入比较研究二者的异同才能对其在中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地位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一)奏汉俑...
-
从Statue of Liberty谈起
-
作者:
庄冬
来源:
读书杂志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创作
脑力劳动者
劳心者
走向边缘
自我殖民
工程技术人员
“知识分子”
莎士比亚
汉文化
中国知识分子
-
描述:
最近读了董乐山的《汉语的自我次殖民地化》(《读书》,一九九四年第四 期),想起一个故事。希望大家不要不喜欢它。 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一个叫纽约的城市从她的法国朋友那儿得到一尊名叫《Statue of Liberty》的塑像或雕像或雕塑。 纽约的老百姓很爱这个礼物。他们常以“她”呼之。虽然这个雕塑的女
-
汉城之夜
-
作者:
林非
来源:
北京观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国人
天鹅绒
汽车
轿车
五彩缤纷
灯光
汉学家
汉城大学
街道
霓虹灯
-
描述:
一夜幕笼罩着的汉城,明晃晃的路灯,像一条条光亮的河,穿过高楼大厦的峡谷,于是就替这些伟岸和挺拔的广厦,镶嵌了一排排晶莹夺目的珍珠。而当它穿越弯曲纵横的汉江时,却又在黑天鹅绒般深沉的水面上,掷下了一束
-
女雕塑家──张得蒂
-
作者:
赵婷
来源:
中华儿女(海外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指
重体力劳动
三年困难时期
意大利
中央美术学院
艺术成就
汉白玉石
雕塑家
莫须有的罪名
老年迪斯科
-
描述:
女雕塑家──张得蒂
-
英灵在这里安息——抚顺雷锋纪念馆巡礼
-
作者:
肖福恒
昌庆华
来源:
中华魂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白玉
纪念碑
抚顺市
毛泽东
区公园
辽宁省
雷锋精神
纪念馆
占地面积
花岗岩石
-
描述:
的碑身正面凹刻着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手书,碑身下面嵌刻4组表现雷锋事迹的汉白玉浮雕:正面是雷锋和战友学习毛主席著作;东面是雷锋冒风雨送老
-
邓箭今与他的油画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青年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复合性
感应问题
现实社会
军用车
武汉话
人的形象
作品
打火机
平面性
油画
-
描述:
邓箭今与他的油画作品专栏主持/夜芒1994年7月,邓箭今花了几千元买回一部三轮老摩托,他费尽心思,重新上漆,添置配件,把它改装成美军的军用车。整个暑假,几乎每天晚上,他就是开着这部车去广州的酒吧里流连。在“红太阳”,经常可以看见他掏出一个越战时期的打...
-
诗三首
-
作者:
熊明修
来源:
中国三峡建设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站立姿势
汉中
三峡移民
《巴人》
词汇
《下里》
旅游船
史书
《神女赋》
太阳月
-
描述:
纯情面向神女读完《巴人》再读《下里》方才懂得《神女赋》这首珍藏汉中有峡峡中有江一片奇迹的景中该怎样想象就怎样想象或者与峡江共写一首诗尽情挥霍心中的词汇因为面向神女终身为仆不见我一人身边还有爱着以站立姿势的
-
秦汉雕塑及绘画的造型法则
-
作者:
石景昭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墓壁画
《马踏飞燕》
造型法则
霍去病
汉代画像石
审美主体
绘画
造型艺术
艺术语言
汉画像石
-
描述:
一、秦汉时代造型艺术的突出成就,首先体现在雕塑艺术上。 举世闻名的秦始皇兵马俑,给中国封建社会的造型艺术,作了一个辉煌的开场白。继之而起的汉代雕塑,不论是陵墓石雕各类俑像,还是汉代画像石
-
忙趁春风放风筝
-
作者:
缪士毅
来源:
体育世界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春秋战国时期
放风筝
春风
五彩缤纷
发明
风动
唐代
以纸代木
军事
西汉
-
描述:
以窥宋城。秦末,韩信发明篾扎风鸢。西汉时以纸代木,故称"纸鸢"。五代的李邺在纸鸢上装竹笛,风动笛鸣,似古筝响于天空,从此,人们把纸鸢改叫"风筝"。风筝,在隋唐时逐渐被民间广为制作,成了人们喜爱的娱乐工具。唐代高拼的"夜静弦音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就维妙维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