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汉】搜索到相关结果 2861 条
-
还原真实的自然
-
作者:
周宝良编著
来源:
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语言读物
寓言
汉语拼音
-
描述:
是什么造就草原动物的矫健身形?是什么帮助森林生物安然度过气候剧变?又是什么让营养极易流失的水世界异彩纷呈?在我们熟知的环境中,大自然所敲打出的清晰节奏,一切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背后又有怎样的玄机?气象的变化万千,地球的迷离古怪,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动物的形态万千,还有五彩斑斓的植物,都能让你深深的去了解大自然。
-
奇趣百科500问
-
作者:
金雅娜 郑光著
来源: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科学知识
汉语拼音
儿童读物
-
描述:
2202010801
-
看图说话写话500句
-
作者:
苏梅著
来源:
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语拼音
儿童读物
学前教育
语言教学
-
描述:
07051705
-
简笔画大全 蒙纸学画 4
-
作者:
张琪
来源:
武汉:武汉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语拼音
儿童读物
学前教育
语言教学
-
描述:
孩子天生就喜欢画画,因为他们的思维是明亮且五彩斑斓的。给孩子们一张纸,一支笔,他们就可以涂抹出自己的色彩。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描绘出自己眼中的世界,激发孩子们的绘画潜能,特将《蒙纸学画》奉献给大家。每册书中分为动物、植物、水果、蔬菜、生活用品等小章节?
-
朗文书虫 少年国王 英汉对照
-
作者:
英 王尔德著
来源: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近代
对照读物
汉语
英语
长篇小说
英国
-
描述:
本书是王尔德最著名的童话之一,这篇文章是王尔德后期作品中的代表,辞藻华美,抒情意味很浓。王尔德一贯的思想是唯美,而少年国王正是这种思想下的产物。这篇文章“美丽而忧伤”,少年国王来自大自然,天性活泼明锐,纯洁无瑕。《少年国王》讲述了美丽的公主,英俊的王子,无一不是孩子们追捧的偶像。他们善良、勇敢、诚实、智慧、团结、真诚的品格宛如夜空中一颗颗璀璨的星星。春天,星星在孩子们的心灵撒下希望的种子。秋天,它们定会绽放出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结出一个个金灿灿的果实。
-
天汉雄风
-
作者:
李平著
来源: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两汉时代)
美学史(地点:
年代:
中国
-
描述:
本书从描述汉代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和雅风美俗入手,观察和透视沉淀于其间的审美精神,分为从高士风范到雄豪追求、建筑中的审美态度、文学的潜在意蕴等7部分。
-
刍议广南句町古国的青铜文化
-
作者:
姚来卫
来源:
低碳世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宜汉墓
句町古国
青铜文化
-
描述:
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奴隶阶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研究价值.其中广南句町更是为我国青铜文化的研究,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就广南句町古国的青铜文化进行探析,为读者解密开它的神秘面纱.
-
塞上江南:水利双刃剑
-
作者:
刘丹
来源:
地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延渠
塞北江南
土地沙化
集中产区
引黄
土地沙漠化
宁夏平原
塞上江南
水利开发
半干旱地区
-
描述: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在我国大西北半干旱地区的高山荒漠边,有一片如同江南风光般的肥沃土地,这就是著名的"塞上江南"。在这里,大漠的金沙、黄土的丘陵与江南的水乡绿稻、林翠花红相互辉映,交织出一幅"塞上江南美好画"的五彩画卷。宁夏平原是中国水稻集中产区之一,被誉为"塞上江南"和"西北粮仓",虽然地处我国内陆地区,降雨量稀少,但水量丰富的黄河恰好流经平原的全境。因此,只要因地制宜在平原上兴建水利工程,引黄河水灌溉,宁夏平原
-
双塔雄峙罗汉院
-
作者:
尤永清
来源:
地球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砖塔
仿木结构
双塔
砖石
宋代
舍利塔
罗汉
苏州
高龄
-
描述:
双塔是苏州城内一处旅游景点,位于城中凤凰街定慧寺巷的罗汉院内。双塔始建于宋代年间(982年),迄今已有千岁高龄。清咸丰时(1860年)罗汉院遭毁,塔因砖石构筑而幸免于难,依然屹立无损。解放后历经数次
-
谈谈“一线天”
-
作者:
田树谷
来源:
地球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砖塔
仿木结构
双塔
砖石
宋代
舍利塔
罗汉
苏州
高龄
-
描述:
"一线天"又名"一字天"。从地学的角度看,其成因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岩石中一条接近于垂直(直立)的节理(裂缝),经风化、侵蚀逐渐变宽变深,以致形成一条狭长的石巷,当人们从下往上观看时,只见窄而长的蓝天一线,这就是"一线天"。但自然界的"一线天"多姿多态,有的规模巨大而雄伟壮观,有的既短又窄而小巧玲珑,有的夹有巨石而惊险神奇,有的曲折多变而引人入胜。在少数特殊情况下,甚至有平行排列的"二线天"或"三线天",更是令人叫绝。总之,"一线天"是广大旅游者普遍感兴趣的地学奇观之一。国家文物事业局主编的《中国名胜词典》中所收的4600条全国名胜中,仅有3条介绍了"一线天"景点的,实际在我国的"一线天"远不止此,只是尚未见有人进行专门的统计和系统的研究而已。据笔者直接考察或间接收集到的一些"一线天"资料来看,其出现和存在,显然主要是受岩石构造变动的影响,而不受岩石种类的限制。即在构成我国众多名山的花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