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故宫旧藏勉塘派《菩萨本生如意藤》唐卡探析
作者: 王家鹏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卡艺术   释迦牟尼佛   卷轴画   五世达赖喇嘛传   清朝皇帝   佛教典籍   汉藏   颇罗鼐   雕塑艺术   佛教绘画  
描述: 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是佛教典籍中重要内容,也是汉藏佛教绘画雕塑艺术的常见题材。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两套唐卡组画,生动描绘了释迦牟尼佛本生与佛传故事,一套三十一幅、一套四十一幅。清朝皇帝崇奉藏传佛教,紫禁城中遍布藏传佛殿,供奉着丰富多彩的佛像、佛塔、唐卡、法器,按三世章嘉国师的话说,"凡是西藏有的,这里一应俱全"。数以千计的各类唐卡是清宫藏传佛教文物中重要的一项。来源于
元明清北京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作者: 谢继胜   贾维维   来源: 中国藏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传佛教艺术遗存   汉藏艺术交流   元明清   北京  
描述: 文章扼要记述作者考察的元明清时期北京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遗存,分析了与之相关的北京史籍文献。根据以寺庙、佛塔、绘画、雕塑和相关僧俗人物及其文献建立起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线索,重点考察不同时期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指出北京藏传佛教艺术在汉藏政治文化交流、在各民族共同创建中华文明史以及在整个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并提出了若干以前学界未曾关注的观点:如覆钵塔与中国城市空间表达与标志,元明北京寺院的藏传佛教神灵体系,元至明永宣时期藏传雕塑对中国雕塑史的推动,明罗汉图像在藏区的流布,明清衮服与藏传金铜佛衣饰配置制度等。
甘肃永登连城鲁土司属寺考察报告
作者: 罗文华   文明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显教寺   交流   塑像   雷坛   曼陀罗   妙因寺   感恩寺   汉藏文化   明清   鲁土司   永登  
描述: 2008年8月1日至28日,故宮博物院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甘肃省永登县鲁土司衙门博物馆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对妙因寺、显教寺、感恩寺和雷坛四处鲁土司属寺进行了考察,对属寺现存的所有文物
丝绸在西藏的传播
作者: 邵一星   来源: 西藏旅游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史记》   西藏   丝绸文化   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   汉藏民族   吐蕃   布达拉宫   贸易   康熙皇帝  
描述: 在拉萨,丝绸一直深受藏族人们的喜爱。家家户户的藏族妇女部备有几套绸面藏装。每逢盛大节日,但见一片五彩缤纷,各色丝绸藏装绚丽夺目。考察藏民族与丝绸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汉朝。当时的丝绸、瓷器、成为世所瞩目的贸易产品。西汉时,以敦煌郡为中枢通向西方的丝绸之路有几条主要的干线,其次还有无数民间古商道构成的通道。从《史记》的记载中可以
佛教艺术的人间所指
作者: 纳日碧力戈   来源: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元交融   多族共建   汉藏佛教   万物共生  
描述: 汉藏佛教艺术中蕴藏着国民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值得深入发掘和利用。费孝通教授晚年指出,人富了之后需要追求文艺,中国需要从科技兴国转向文艺兴国,这是有道理的。美与善的神韵,以建筑、图像和雕塑的形式,形成光光交彻、物物相指的"生命场",不仅可以开启民智,推动创新,还可以促发感悟,自觉忘我。汉藏佛教艺术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种见,以千灯互照的心态,对待民族共生的现实。从"形物"升华"精神",以"精神"返指"形物",这是象似、标指、象征的大圆融,是万物共生、万象互构的大千世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