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做德艺双罄、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家
作者: 李长春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艺术家   艺术教育事业   吴冠中   艺术成就   民族文化艺术   文艺家   中国美术馆   水墨作品  
描述: 中国美术馆举办“不负丹青——吴冠中纪念特展”,很有意义。展览既展出了吴冠中同志的作品,以及手稿、画册、文集等珍贵资料;又展示了他高尚的人品风范、深邃的艺术思想、不懈的艺术追求、高远的艺术境界、卓越的艺术成就,让人们全面领略了吴冠中同志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吴冠中同志是中国当代美术界成就卓著、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大师,是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生涯中,他始终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民族文化艺术的复兴,致力于中国艺术的探索与创新,主张博采中西、融通古今,创作了大量富有鲜明民族气派、时代特色、个性风格的油画和水墨作品,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殿堂留下了丰厚的宝藏,为我国文化艺术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淡泊名利、一身正气,体现出高尚的思想境界和人格精神,堪称文化艺术界学习的楷模。
亚历山大·鲁卡维什尼科夫的雕塑艺术
作者: 李迅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亚历山大   文化委员会   人民艺术家   俄罗斯美术   个人作品展   美术学院   1950年   雕塑艺术  
描述: 亚历山大·鲁卡维什尼科夫,1950年生于莫斯科,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现任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雕塑系首席教授、工作室主任、俄罗斯美术科学院院士、人民艺术家、总统文化委员会委员.鲁卡维什尼科夫是俄罗斯当代最著名的雕塑家之一,他曾举办过多次个人作品展,其作品被德国路德维希博物馆、韩国奥林匹克雕塑公园等世界各地的艺术机构收藏,雕塑作品曾获多项国际大奖,享誉国内外.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美学意境:简论喻继高先生绘画的艺术特征及审美指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人民艺术家   常务理事   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际文化   职业画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中国当代工笔花鸟画的美学意境:简论喻继高先生绘画的艺术特征及审美指向
心系傣家真情如歌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品展   人民艺术家   常务理事   协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   国际文化   职业画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描述: 文/刘大为 辛绍民 1957年出生,山东省青岛市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保持旺盛的热情,就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我在创作员,中国国家画院刘大为工作室首届人物画精英班画家。 文化部徐悲鸿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国画院国画部主任,现居北京。1989年深造于中央美院国画系。1994年舂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01年((天堂))获2l世纪澳大利亚中国画展优秀奖。 2002年《孑L雀女》获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优秀奖。 2003年(《香溢雨林》入选第十七次全国新人新作展,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春华秋实j获“海潮杯”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情系雨林》入选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和第十届全国美展山东预选作品展铜奖;《大唐击球图》入选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赴法展出。 2004年((初春))获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优秀奖,并获中宣部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全国性文艺类突出贡献奖和青岛市委、市政府颁发的“文艺精品创作突出贡献个人奖”,《踏春》入选第_届全国人物画作品展,并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优秀奖。 2005年《早春》获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铜奖,《傣亚之春》入选第一-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序列展,暨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人会美术特展。2006年《花腰少女》入选第六届全国工笔画人展。 2007年《春到傣家》人选第四届全国美协会员精品展,《花腰卜肖》入选纪念黄道周全国中国画展提名展,《走过雨林》入选“草原情”全国中国画展,(滇国遗韵》等十幅作品参加由中国美术馆及国家画院主办的刘大为工作室首届人物画精英班瀚风十四人中国画展。 2008年《锡伯族姑娘》入选“盛世和谐、情系奥运”全国少数民族风情工笔画提名展。 作品发表于(《美术))杂志及((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刊物。《辛绍民画集》由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部分作品被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美术馆及国内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 多元化的时代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中国人物画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是画家们孕育激情与灵感的丰厚沃土。只要走进生活,贴近人民,画家们就能永远保持旺盛的热情,就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我在创作中始终坚持这样的艺术观,在教学中也始终坚持这样的教学观。 辛绍民是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精英班的画家,在我的工作室进行了两年的学习和研究,是一位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人物画家。其实,绍民在未进精英班之前,就有较高的知名度,创作了不少有影响的画作。在近几年中国美协主办的中国画作品展中,他屡屡获奖,尤为难得的是他在”第二届中国美术金彩奖”中获得奖项,2004年还作为全国知名中国画家作品赴法国参加中法文化年”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展”。 他的人物画以工笔见长,大多表现边疆少数民族的生活,特别是其中对花腰傣少女与其生存环境宁静和谐地融为一体的情韵流露出浓厚的兴趣。读绍民的画觉得有一股热带雨林的浓郁气息扑鼻而来,使人不由地向往那种远离尘嚣、神秘而美丽的净土。绍民的画典雅清丽,富有强烈的装饰意味,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他笔下的傣族少女纯朴、勤劳、美丽、善良,既洋溢着青春朝气,又透露传统古朴的韵味。那情那境,那栩栩如生的人物神态,足可以把我们的神思带到如诗如画的西双版纳的风情之中。如《初春》、《香溢雨林》、《踏春》等作品,表现的是几位欢乐的傣家少女挑着一串串香包,踏着林问布满山花野草的小路缓缓而行,无忧无虑,天真烂漫,让你仿佛听到她们的欢歌笑语之声。香包气味扩散到整个雨林中,而雨林中的野果也散发出野香,累累野果与串串香包相映成趣,画面中人美,香包美,果子也美,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绚丽画面。作品表现手法别开生面,笔墨丰富生动,不落俗套,人物与环境相辅相成,情景交融。 画中色彩清丽和谐、线条流畅生动、构图饱满完美,传达出一种清新的美感。这正是作者对少数民族生活的熟悉和对题材深入提炼的结果,才把他的画境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绍民的画风严谨细致,具有浪漫的抒情意味,在处理笔墨与色彩的关系上比较恰当,尤其在浓色与润墨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一体,使其绘画语言更为鲜明。如《唐人马球图》、《唐人游春图》等,具有较生动的韵律美和节奏感。从今年创作的作品看,他正在尝试工、写结合的表现形式,以体现出他对传统笔墨技巧和美学精神的深刻把握,也表现出他善于吸纳其他艺术门类养料,以及求变创新、锐意进取的意识。在2004 年首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全国中青年中国画提名展中,这种尝试的作品《早春》又获铜奖,这一殊荣说明了他的探索是成功的。 笔墨当随时代,要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是每一个当今画家应该努力的方向。不继承传统,就不能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营养价值;而囿于传统,一味在古人堆里沉溺徘徊,则永远没有出路。艺术需要借鉴,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凡是有用的都借鉴。借鉴的过程是采纳、更新与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情感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产生具有鲜明特色的作品。而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的画家则理应自觉地把这两者结合起来。 艺术源于生活,这是从事艺术创作应遵循的基本规律。绍民的作品不断获奖,得益于他在西双版纳八年的军旅生涯,得益于他长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写生,亲近人民,练就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功力并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绍民自1989 年在中央美院深造后,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可谓步履坚实。艺术之路没有捷径,也很艰辛,唯有扎扎实实,才能终有所成。绍民是以傣族人物而受到画坛关注的,如果说应该给绍民的创作提出些应该努力的方向,那就是他有对现实生活深刻的表现能力,即希望创作出更有分量的作品来。 艺术之路是漫长的,也永无止境。绍民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应当有新的、更高的起点和目标。绍民还很年轻,我们共同期待着他更好的作品问世。
观石齐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收藏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艺术家   艺术作品   现代美术   俄罗斯艺术   伏尔加河   珍藏   中国美术馆   参展作品  
描述: 观石齐油画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