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笔由心运 心随笔出
作者: 赵欣歌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体系   民族文化交流   人类学   民族冲突   随笔   19世纪后期   民族绘画   油画创作   现当代   中国油画  
描述: 油画作为19世纪后期引进的新画种,从人类学角度来看,属于跨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是民族冲突的附加结果,不能简单的归于跨越不同传统、国度的文化引进。油画在中国经过几代画家的努力,现在已发展成为民族绘画的一个分支。可以看到,现当代许多从事油画创作的画家正是立足于民族油画的建设,为中国油画的发展不懈努力,从而开创了中国绘画体系的新传统。李德辉作为一名执著于油画语言探索的青年画家,从他身上可以看到这种探索的清晰路线。李德辉早期从事写实油画的创作,熟练掌握油画材料语言的运用。近年随着个人对绘画追求角度的转换,开始注重以油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躁动。在创作中,他深深理解,油画要想完全融入民族艺术的体系,具备中国绘画的精神,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画自身借鉴较为成熟的语言范式和笔墨技法,才能使油画脱胎换骨,完全表达出中国人的心灵。
前南斯拉夫往事:被遗忘的纪念碑
作者: 威廉·扬·诺特林   扬·柯姆彭瑟   孟宛音   来源: 文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宫   道德立场   德国纳粹   民族冲突   意识形态色彩   前南斯拉夫   战争记忆   艺术内涵   视觉冲击   创作初衷  
描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纪念二战胜利和国家统一,上千座造型独特的纪念碑在前南斯拉夫各地拔地而起,而后又随着国家解体,在民族冲突和种族暴力中被拆毁殆尽……一个乐观的乌托邦时代逝去,留下这些建筑和雕塑遗世独立。为了纪念却被遗忘,意图统一却终至破碎,历史的吊诡在这訾纪念碑上刻下斑驳阴影,从而丰富了它们的美感和艺术内涵。在时间和自然的洗礼下,在摄影师的镜头中,这些荒野遗珠庄重挺立,获得新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