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比】搜索到相关结果 2797 条
-
采用微机DDC系统实现隧道窑的温度控制
-
作者:
汪祥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燃比
隧道窑
微型计算机
直接数字控制
提高产品质量
省力化
空气流量
控制方式
燃烧控制
空气过剩率
-
描述:
为了省力化、节能和提高产品质量,窑业界在计测控制方面逐渐转向高精度高性能的数字计装。在陶瓷烧成隧道窑的燃烧控制上,采用应用微型计算机的直接数字控制“计装”系统(DDC),可以在省力、节
-
Iso—Max Ⅱ型间歇窑
-
作者:
陈景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能量消耗
隧道窑
素烧
能耗比较
节能效果
釉烧
间歇窑
-
描述:
新型Iso—MaxⅡ型间歇窑可用作本烧和素烧,节能效果好。该窑能量消耗水准巳接近或略低于现行最好的隧道窑。以下是各类窑能耗比较: 隧道窑标准间歇窑 Iso—MaxⅡ型间歇窑釉烧25-27MJ/kg 60-85MJ/kg 27-31MJ/kg
-
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的表面浮凸
-
作者:
刘宗昌
王海燕
任慧平
来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氏体
表面浮凸
奥氏体
珠光体
比容
体积膨胀
贝氏体
-
描述:
在试样表面形成与其在内部产生所处环境不同,相变阻力不等,新相膨胀在垂直于试样表面的外向上自由度较大,铁素体、渗碳体、贝氏体铁素体、马氏体等新相均向外鼓起。因此,表面浮凸的的根源是各相比容差,相变时试样表面不均匀体积膨胀所致。表面浮凸是过冷奥氏体在试样表面上发生相变时的普遍现象,不为某一相变所独有。
-
从塑像谈到做人
-
作者:
张充仁
来源:
中国天主教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相伯
塑像
老人
蔡元培
梅兰芳
文化界
宋庆龄
雕塑家
仪式
比利时
-
描述:
岁时,我刚从比利时获得雕塑家证书,婉言谢绝了比国政府要我入籍留国的美意,返回上海。相伯老人联同文化界蔡元培、汪亚尘、梅兰芳,还有比大使纪佑穆(Jules Guill-
-
一部饶具特色的美学论著——《美学与意境》
-
作者:
曹力红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芙蓉出水
境界
中国美学思想
重大影响
中国特色
中国美学史研究
中国现代
文艺学
比较研究方法
宗白华
-
描述:
宗白华是中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之一。他毕生从事于哲学、美学与文艺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留下了不少有重大影响的著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学与意境》一书,较全面地收集了作者有关美学与艺术方面的论文。从该书中足以使人领略一个世界——五彩斑斓的美的世界,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光辉世界,并从中得到无限的欣悦、畅想和启发。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
-
苏富比2014年“超越极限:重要雕塑展”将于9月8日在英国举行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极限
展览开幕
苏富比
米哈尔
跨媒体
Michal
Beyond
雕塑展
人工元素
当代艺术家
-
描述:
苏富比将在英国查茨沃思(Chatsworth)第九届"超越极限"(Beyond Limits)重要雕塑展上,呈献中国著名艺术家徐冰最令人震撼的装置艺术品之一:《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并于2014
-
对话兵马俑国际雕塑展亮相江城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碰撞
陕西省
西方神话
欧盟
艺术家
雕塑家
比利时
兵马俑
美术馆
-
描述:
当兵马俑遭遇欧洲骑士,当东方传奇碰撞西方神话,会产生怎样的艺术火花?8月3日,由湖北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比利时优艺公司共同主办的"对话兵马俑欧盟与中国雕塑家作品提名展"亮相江城,32尊风格各异的兵马俑让观众耳目一新。此次展览以"对话
-
米德海姆雕塑博物馆与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比较及其借鉴意义
-
作者:
杨少清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长春
收藏
安特卫普
雕塑家
雕塑公园
作品
雕塑艺术
比利时
世界
-
描述:
受比利时米德海姆雕塑博物馆长米努的邀请,就长春世界雕塑公园与米德海姆雕塑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世界雕塑公园联盟之事,我们于今年7月末前往博物馆访问,并就雕塑公园的管理、作品收藏、维护等内容与馆长深入交换了意见。现就两个公园的异同进行比较,以借鉴其好的做法。
-
山
-
作者:
冷衫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语言
材质
花岗岩
加工过程
肌理
脆弱性
视觉表达
色彩对比
-
描述:
采用天然的黑色花岗岩,运用加工过程中留下来的痕迹与抛光的肌理与色彩对比,体现其材质的硬度,同时也体现了材质本身的脆弱性,语言纯粹,简练。正面外形是山的形状,中间尖锐部分,是尖锐与脆弱的视觉表达,也是对抽象雕塑语言最根本的理解。
-
“观”“展”结合,双向互动——谈“丝路扬帆”2015中国艺术交流展
-
作者:
朱尚熹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
中国文化节
扬帆
雕塑展览
“观”
比利时
艺术交流
双向
-
描述:
自从2004年在比利时举办“2004中国·比利时当代雕塑展”以来,《雕塑》杂志试图打造一种国际性雕塑展览的模式,或者说展览样式。2014年9月,《雕塑》杂志社又率团并携作品在柏林市中心举办了“第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