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欣赏方法】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真的不能回到“荷花”本身吗?——再与杨朴先生商榷并浅谈文学作品欣赏方法
-
作者:
姜源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塘月色
审美意蕴
文学欣赏
文学作品
自然美
文本
荷花
欣赏方法
商榷
朱自清
-
描述:
杨朴先生的《“回到荷花本身”是绝对不可能的———对姜源傅先生商榷的答复并兼论〈荷塘月色〉的欣赏》(《名作欣赏》2006年第6期)对我的《回到“荷花”本身———论〈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兼与杨朴先生商榷》(《名作欣赏》2005年第10期)作了热烈的回应,这令我十分高兴。他在文末提出的“《荷塘月色》的欣赏和研究应该是‘开放’性的,因为作家的创作是开放的,文本也是开放的,读者的阅读也是开放的,我们的欣赏研究怎么可以是封闭而不是开放的呢”的结论我非常赞同。《荷塘月色》审美意蕴究竟如何,读者诸君自去看朱自清先生的原文并比较各位论者的评论文章自可一目了然,我对《荷塘月色》也并无新的意见,本来无需再置一辞。但因为杨朴先生的文章不仅涉及到《荷塘月色》的审美意蕴,还谈到了对《荷塘月色》并推及到对一般文学作品的欣赏方法,我在这里就再写上几句,就正于杨朴先生和其他文学欣赏的读者诸君。杨先生指出我对《荷塘月色》的主要欣赏方法是“还原法”和“孤立法”,他指出我的“还原法”———让“读者由《荷塘月色》回到‘荷花本身’的欣赏即切断和剔除了读者对《荷塘月色》文本整体形式意蕴的理解,又切断和剔除了读者欣赏《荷塘月色》时所能够和必然产生的联想和想...
-
怎样欣赏中国画
-
作者:
李福顺
来源:
老年世界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人物画
欣赏方法
中国画
写意
西洋画
-
描述:
中国画在世界艺坛上独树一帜,与西洋画显然不同。中同画不讲焦点透视,不强调瞬间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外表的肖似,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诗、书、画、印结合,更是中国画独有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按手法可分工笔、写意两种,按门类可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