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横交】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澳门绿
-
作者:
徐虹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壁
丹霞山
造型
纵横交错
色泽
墨绿
宝石
风景名胜区
凝脂
艳红
-
描述:
北京红·瑞典蓝,澳门绿 北京是红色的——暗红的墙,描金的飞檐,檐角突兀地站立几只凸凸的小兽。是谁说过来着?北京的气质是一个老年男子,穿着长衫,全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慨叹。他的红色必定是首要的,鲜明的,坚决的,有着引领世界、气吞山河的气魄。香港是咖啡色的。像混血的女郎,健硕与华丽的皮肤泛着光泽。她的建筑,也多是玲珑剔透的琉璃瓦,唯有太平山顶的云霄阁略有些英国风味。上海是浪漫风尘中身着一袭宝蓝色圆点子长裙的贵妇,垂长及地的,袒露胸背的,带着陈旧的繁华和末世贵族相,在汽笛声中渐渐老去。至于那些新兴的城市,正如初见世面的年轻女孩子,美丽固然是美丽的,但是难免单薄与苍白。而风度与韵致,比起老牌的美妇人们,又略逊一筹了。 可是澳门不一样。澳门的颜色,是新鲜中加了凝重的澳门绿:三分年轻,二分内敛,五分平和,七分沉实与朴质,还弥漫着游子离家归来的孤独感和温暖感。如果你站在大三巴前回望澳门绿里的历史,会看见遥远的400年前即16世纪中叶,就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将当地居民“娘妈”的发音译为MA-CAU。此后东西文化一直在澳门这片土地上相互交融,而澳门绿也同时继承了葡萄牙人的文化风格,成为当地的文化符号和诸多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
新疆短章
-
作者:
乔叶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壁
丹霞山
造型
纵横交错
色泽
墨绿
宝石
风景名胜区
凝脂
艳红
-
描述:
草香嘹亮 可能,只有在新疆,才会看到这样置放薰衣草的方式。 早知道伊犁盛产薰衣草,但这次去不了了。不到新疆不知道地大,大到让时间无奈。只有留个念想给下次。 好在物流顺畅,朋友说,处处可买薰衣草。 “喏,我敢确定,那里面就有。”朋友指着路边的一溜儿标着“特产”字样的小店。此时。我和她正坐在布尔津的夜市上吃烤鱼。夜宴完毕,我们便进了一家小店。一进屋——不,还没进屋,我就被一股香气击倒了——是的,不是钩住,是击倒。我知道很多人都喜欢形容香气是带钩子的,把人的心钩了过来,但这里的香气确实是凶猛的,是有重量的,因此,只能是击倒。 我有些昏昏然地进了这家小店。 “有蘸衣草吗?” “喏——”一个漂亮的维族姑娘朝墙角处一指。 “哪里?”我没看到。 朋友径直走了过去,用手扒拉起了墙角的麻袋堆。我正纳闷她怎么那么粗鲁,她却将一个麻袋口子拉扯开来。对着我道:“这不是?!” 我讶异着走过去看,呵,果然是。麻袋里,一粒粒小小的花朵,蓝得发紫,或者说紫得发蓝,玲玲珑珑,娇娇媚媚,既似含苞未放的骨朵儿,又似盛放后结结实实地裹了籽儿般地聚拢着所有的唇瓣。
-
澳门,门后打开的城市
-
作者:
熊育群
来源:
散文(海外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壁
丹霞山
造型
纵横交错
色泽
墨绿
宝石
风景名胜区
凝脂
艳红
-
描述:
一 澳门的名字用一个门字,的确有她的玄机。 澳门是一个爱建门的城市,古老的澳门原本就由一座座门组成,那些古老街巷的门楼,众多寺庙的牌门,著名的三巴门、石闸门、红窗门,新建的东方拱门等等,就连圣保禄大教堂一把火烧过后,也变得像一道门了,神似中国的牌坊。澳门人叫它大三巴。 大三巴是一座宗教之门,历史之门。门上的雕塑,汇聚了东西方的文化,它就像是一道坡上敞开了胸膛的大门,吸纳全人类优秀文化的精髓。圣保禄教堂是当时澳门也是东方世界最神圣、华丽、壮观的建筑。建造它的工匠是来自日本的基督徒。从教堂底部一直装饰到山墙顶的浮雕,《明史》称它是中国从未曾见过的装饰。一层层花岗岩的台阶,把人引向一种庄严。 澳门作为一个向世界打开的门,其海纳百川的气派也表现在这座大教堂上。大三巴建筑风格是希腊式的。底层的柱子是爱奥尼亚式,上面是科林斯式。底下三层,点缀着拱门和棕榈树,这是南方亚热带的植物,整座建筑散发出浓郁的东南亚和南亚风味,又有着厚重的西方文化气质。锥形建筑中间,中心韵一个壁龛里是圣母玛丽亚像,高浮雕刻画的是祈祷中的天使、喷泉、生命树和一个丑陋的女人,它们象征着希望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