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检察】搜索到相关结果 35 条
-
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反思与完善
-
作者:
罗浩
欧阳国
来源: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察
执法
公信力
-
描述: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公信力是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检察权地方化趋势明显,检察管理方式不规范,检务公开力度不够,针对这些问题,需要弱化检察权地方化,强化检察公信力;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力度和实效;规范罚没款物的管理。
-
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心理探析
-
作者:
吴定均
来源:
人民检察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心理特征
案件当事人
侥幸心理
违法违纪行为
江西省
心理探析
虚荣心理
特殊社会地位
行为表现
检察人员
-
描述:
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心理探析吴定均1、处心钻营的投机心理。持有这种心理的人怀有极端个人主义欲望,主观上具有明显的在经济上捞好处或政治上捞资本的故意,以被扭曲的人生观看待社会,把个别当一般,把特殊当作普遍。心理特征是思想与心理准备充分,预谋在胸,一旦认为条...
-
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辩论利弊谈
-
作者:
赵集富
刘丹平
来源:
人民检察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起诉书
被告人
进行辩论
检察工作
无罪推定
定罪量刑
辩护人
检察机关
诉讼代理人
公诉人
-
描述:
诉讼代理人与公诉人辩论利弊谈
-
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 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
-
作者:
黄永茂
来源:
人民检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法干警
“六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检察机关
“四个必须”
核心价值观
实践经验
执法理念
-
描述:
曹建明检察长在“十三检”会议上,突出强调要牢固树立“六观”,自觉践行“六个有机统一”,切实做到“四个必须”。“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既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新的理论探索,共同构成了检察机关坚持正确发展理念和执法理念的基本准则。
-
检察文化助推检察队伍软实力建设 以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文化育检为视角
-
作者:
程美华
来源:
中国检察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检察工作
市人民检察院
软实力
文化建设
检察机关
检察官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检察人员
检察文化
干警
-
描述:
检察文化是支配和指导检察官进行检察实践活动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综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衍生的法律文化,是检察职业的文化标识,是检察事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和精髓。文化
-
家中失窃急报警 私藏枪支被逮捕
-
作者:
王健根
来源:
民主与法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逮捕
景德镇
发现
检察院
失窃
枪支
市公安局
非法持有
报警
行为
-
描述:
江西省浮梁县居民孙杰近日发现有窃贼光临了自己的家,且丢失不少财物,便向县公安局报警。民警在其家中现场勘验时,意外发现他家中有一把土铳,便按规定将这支土铳扣押。起初,孙杰并没当回事,可当景德镇市公安局司法鉴定中心得出"该土铳是以火药发射为动力,且具备管状结构,具有杀伤力,符合枪支定义,认定为枪支"的鉴定后,孙杰又急又悔,但已于事无补。虽然以前购买这支土铳是为了打猎,但他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
-
景德镇发现“7501”主席用瓷生产车间等
-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逮捕
景德镇
发现
检察院
失窃
枪支
市公安局
非法持有
报警
行为
-
描述:
景德镇发现“7501”主席用瓷生产车间等
-
景德镇市局组织义务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医药纵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逮捕
景德镇
发现
检察院
失窃
枪支
市公安局
非法持有
报警
行为
-
描述:
景德镇市局组织义务送医送药下乡活动
-
解读《法官法》、《检察官法》中的“其他:具备条件”:谦论基层司法首长选任模式
-
作者:
曹志瑜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资格准入
“其他具备条件”
检察官
司法首长选任
法官
-
描述:
“其他具备条件”是现行《法官法》、《检察官法》针对司法首长选任及法官、检察官资格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之间博弈关系的一种变通规定。在相对合理主义的改革背景下,结合我国法官、检察官职业资格准入之形态演进
-
“乡镇检察室”的立体解构与回溯性发展研究
-
作者:
曹志瑜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历史演变
基本要素
“省直管县”
法律监督权
基层检察室
-
描述:
基层(乡镇)检察室作为一个曾经存在和现实存在的事物,其历史演变路径呈现出明显的几字型特征。通过深入解构其发展过程、内在动因、定位依据、职能作用等基本要素,揭示出当前农村法律监督权及其机构建设的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