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恰如其分”蕴生机
作者: 康新声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作品   环境雕塑   人文环境   环境条件   艺术家   根本出发点   环境艺术   造型艺术   客观环境   知识结构  
描述: “恰如其分”是环境艺术的根本出发点,更是环境雕塑的最低要求,就此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屠一道根雕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雕   作品   雕塑  
描述: 屠一道根雕作品
好军人 好画家 好朋友
作者: 朱乃正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道路   静思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战争题材   中国油画学会   军事题材   杨根思   万马   油画系  
描述: 每当我静思一个人的命运和我们这—代艺术家的成长过程的时候,总是要想到他,想到崔开玺。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走过了—条漫长而崎岖的道路。因为开玺是军人,所以他的作品时时露出军人气概。1959年他创作的《演习之后》在全军第二届美展中一炮打响,被评为优秀作品。这是他的处女作,同时也是成名作。记得他还在《美术》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的文章,此后便发现他的许多作品都遵照着这一信
历史的意象:仲济昆笔下的大时代风景
作者: 尚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矶头   油画艺术   首脑机关   艺术创造   溪山行旅图   风景画家   山东抗日根据地   范宽   感时   中国油画  
描述: 风景是独立于人们意识之外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投射在人们视网膜上的风景图像,却会因人的情感与心理而呈现并不相同的风景。且不说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因离愁别绪而在眼中呈现"溅泪的花""惊心的鸟",就是苏东坡伫立赤壁矶头而看到的长江,也并非仅仅是"大江东去",而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看到的长江已承载了时代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显然,移情是改变人们观看风景兴奋点的重要因素,这就决定了风景画家描绘的
不想说“画”
作者: 盛沉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菜根香   满脸通红   郭北平   二时   西安美院   毕业作品   中国美术家协会   画中   朱乃正   渐行渐远  
描述: 以前不画画,也没有见过人画画。儿时,被人宠爱,所以也可爱、听话,可总想和村里的孩子干些坏事,但每每总是跟随者,没胆参与,偶尔调皮捣蛋一下也总会遭到家人一顿训斥。那时学习还好,得老师的厚爱,可是这一切在上高中之后被改变了。高中是在县城上的,那时候感觉县城就是现在的繁华城市。高二时,班上有个同学喜欢画画,常背着一个大大的绿色画夹,那种神气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尤其是女生的目光。我是那么好奇与羡慕,随后被他"拉拢"也就学起了画。从那以后我也背一个画夹,不过是很小的一个,同样吸引了好多人的视线。
童话王国的蝉变——丹麦艺术市场的兴起
作者: 王强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徒生童话   实用艺术   艺术市场   设计风格   丹麦人   艺术家   当代艺术   设计艺术   艺术品   哥本哈根  
描述: 提起丹麦王国,我们会想起那熟悉的安徒生童话、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丹麦的标志小美人鱼、也会想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以丹麦设计为代表的简约艺术设计风格。殊不知这个充满童话般的国度,其当代艺术也正在国际艺术市场中崭露头角。
人文原创何以可能?
作者: 李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原创诗学   价值理念   基础文类   柏拉图   理论家   科学领域   人文现象   原创者   现实根源  
描述: 、信仰等等,当然也包括时下热议的"原创"观念。这一观念的当下突显,既有原创匮乏的现实根源,也有不甘雌伏、渴求新变的心理根源。这里拟就人文领域中的"原创"问题作一探究,我要反思的问题是:人文原创何以可能
形态的觉醒:有机抽象造型训练思考
作者: 秦璞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原创诗学   价值理念   基础文类   柏拉图   理论家   科学领域   人文现象   原创者   现实根源  
描述: 形态的觉醒:有机抽象造型训练思考
雕塑与中国人文精神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辜鸿铭   人格特征   道文化   自身价值   根本所在   雕塑   中国人文精神   新基因   历史文化积淀  
描述: 。它深刻地描述了在儒、释、道文化熏染下中国人的人格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这片大地上的子孙,我们的生存、繁衍,当然地受到新基因的影响。然而,母亲那最优良的品质恰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所在。一个民族的悲哀在于固步自封,然而更大的悲哀在于不能认识自身价值或否定它。
行到水穷坐看云起/杨雪梅44技术与中国当代艺术
作者: 刘柒否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言志   辜鸿铭   人格特征   道文化   自身价值   根本所在   雕塑   中国人文精神   新基因   历史文化积淀  
描述: ,虽然中国艺术家的想法也许对主题的诠释没有任何贡献。也就是说,西方的话语体系需要得到中国的附和。 每一年的统计数字都显示,中西方的文化贸易存在很大的逆差。7:1甚至更多,我国引进和输出图书版权
< 1 2 3 ... 60 61 62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