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难忘蒙山众乡亲
作者: 荣斌   来源: 党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沂蒙山区   军区   负责人   平邑县   大青山   分散   山东抗日根据地   日寇  
描述: 1941年11月2日,日寇华北派遣军对我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中心——沂蒙山区进行残酷的“扫荡”,妄图一举摧毁我沂蒙根据地。为保存有生力量,鲁中军区主力分散突围,跳出包围圈,到外线打击敌人。鲁中军区教
高风亮节永放光芒
作者: 高洁   李贵洲   来源: 党史文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修正错误   建军原则   井冈山时期   井冈山斗争   非无产阶级思想   士兵委员会   南昌起义军   井冈山会师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 历史像一幅巨制油画,离得越远,越能看清它的全貌,体味它的内涵。回顾古田会议历史,重温《古田会议决议》,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把历史的目光聚焦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可以看出,古田会议之所以永放光芒,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他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世界的眼光环顾天下,以坚定的信念追求真理,以宽广的胸怀修正错误的结果。
高风亮节永放光芒——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与古田会议
作者: 高洁   李贵洲   来源: 党史文汇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军队建设   修正错误   建军原则   井冈山时期   井冈山斗争   非无产阶级思想   士兵委员会   南昌起义军   井冈山会师   农村革命根据地  
描述: 历史像一幅巨制油画,离得越远,越能看清它的全貌,体味它的内涵。回顾古田会议历史,重温《古田会议决议》,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让我们不得不把历史的目光聚焦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可以看出,古田会议之所以永放光芒,成为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是他们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以世界的眼光环顾天下,以坚定的信念追求真理,以宽广的胸怀修正错误的结果。他们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乃至中国革命前途的探索已永载史册。
浴血晋绥的八路军电台女台长
作者: 何广华   何明圆   来源: 党史纵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各界群众   巍然耸立   四川广元   晋西北   晋绥抗日根据地   晋绥边区   女英雄   中国抗日战争   庄严肃穆   烈士纪念碑  
描述: ,600多名社会各界群众,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向宋玉生等13121名烈士敬献了花篮,并追忆了这位女英雄短暂而又悲壮的一生。1942年5月,八路军晋绥支队无线电台台长、无线电支队队长宋玉生带领全队战友,在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座无名山冈上,与凶恶
第一次打“鬼子”
作者: 王汝山   韩秉祥   来源: 党员干部之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光   战场上   日本鬼子   地下工作者   歪把子机枪   景龙   老战士   华东野战军   抗日根据地   时光荏苒  
描述: 联络矿工,要他们从矿上“偷”炸药支援抗日战争。从此,我就跟着大舅,帮他“偷”敌人的炸药,运往抗日根据地。我们的行动被敌人发觉后,大舅就带着我参加了八路军。
初探陶瓷雕塑与根雕相结合
作者: 詹伊梨   张秋阳   来源: 科学与财富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根雕   陶瓷   雕塑  
描述: 多种材质相结合的艺术表达形式,已经被艺术家们广泛运用,并且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艺术品的流行趋势。本文从讨论陶瓷雕塑与根雕的材质入手,对陶瓷雕塑与根雕桌具相结合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
郑天则雕塑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式   五行相生   艺术创作   文化根基   文化霸权   精神取向  
描述: 郑天则雕塑作品
章华雕塑作品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式   五行相生   艺术创作   文化根基   文化霸权   精神取向  
描述: 章华雕塑作品
吴为山雕塑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式   五行相生   艺术创作   文化根基   文化霸权   精神取向  
描述: 吴为山雕塑作品
工笔人物之时代革新说
作者: 庞思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市场价格   工笔画家   革新   艺术家   中国艺术品   银根紧缩   二级市场  
描述: 到“工笔”上来,这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2015年最有“嚼头”的话题之一。饶有意味的是,正值部分工笔画家看着自己作品的成交价目瞪口呆之时,二级市场的拍卖大佬们似乎在市场低谷期找到了资本的救命稻草,甚至银根紧缩的藏家们在工笔画品类面前。
< 1 2 3 4 ...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