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波罗的海拾贝
作者: 王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芬兰人   齐白石   西贝柳斯   艺术展   丹麦   现代艺术   作品   中国美术   美术馆  
描述: 2005年8月下旬,为安排"齐白石艺术展"的事中国美术馆代表团一行四人访问了芬兰,同时考察芬兰、瑞典和丹麦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美术馆、博物馆、城市建筑和雕塑。
“半印半绘”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
作者: 王海玲   来源: 中国国情国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杨柳青木版年画   版画艺术   艺术瑰宝   民间年画   工笔重彩画   艺术风格   造型方式   画史   半印   雕版印刷  
描述: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我国年画的艺术瑰宝,其艺术风格与丰厚的文化内涵一起,为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考古学以及传统绘画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资料,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和史料价值及研究价值
记忆中的光和雾
作者: 赵丽宏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雪山   景物   天空   《五柳先生传》   现代人   青花   鸣唱   风筝   石头  
描述: 1 走在人流汹涌的大街上,眼前晃动着无数个面孔。这些面孔,我都不认识,但又好像都似曾相识。记忆中的很多事件,很多瞬间,很多场合,和其中的一些面孔也有着关联。我想细究其中的秘密,但他们只是在我的眼前一晃而过,留不下任何痕迹。
陕西散文家谱
作者: 阎纲   来源: 散文百家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谱   柳青   王汶石   散文   陕西   雕塑造型   小说家   杜鹏程  
描述: 管窥所及,时见一斑,我只说说我心目中的陕籍散文家谱。 陕西是小说大省,也是散文大省。难道小说家必定写得一手好散文吗?小说家往往写出好散文,如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陈忠实学柳青,他的散文像柳青写小说一样,人物依然是立体化的,追求雕塑造型的逼真和凝重。
古诗别译
作者: 吴守春   来源: 散文诗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农   柳树   青海湖   乡土诗   陈述句   定语   古诗   司空曙   月牙儿   油画  
描述: 王维:鹿柴五言绝句,窄窄的如进入辋川风景区的门票。没有什么比大自然更值得游览参观。题目,本身就令人神往。鹿柴,其实是鹿寨。神出鬼没的野鹿,在山林里走动,蹭落了一层厚厚的梅花,在皮肤上屯集;头颅那一小块面积,也被绿化了,是谁,栽了二株落叶乔木?连绵起伏,郁郁葱葱,岩、泉、鸟、树、时间都
小镇上
作者: 庹自豪   来源: 散文诗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骑   天醒   青柳   页页   科玛   霞衣   静美   春歌   蜿蜒曲折   四叶草  
描述: 1小镇没有被季节遗忘。而我却错过了又一场春雨。它来得如此猛烈和急促,以致我还未曾触及,它便已然杳无踪迹,一如从来不曾降临过。2今年的春天似乎要比往常低调一些,没了牛毛细雨,也少了一惊一乍的雷鸣,只有院子里五彩纷呈的花儿,被那温暖浸染得愈
以石为媒广交朋友 借石扬名发展经济
作者: 陆群英   来源: 广西市场与价格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贸关系   经济腾飞   产品走向世界   新兴工业城市   柳州市   发展经济   工业旅游   民族文化资源   文化名城   岩溶地区  
描述:柳州奇石甲天下,天下奇石汇龙城”。为发挥柳州奇石优势,促进对外开放,再现柳州经济辉煌,由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柳州国际奇石节”于1999年11月6日—12日在柳州市隆重举行。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
著书唯剩颂红妆:浅说《柳如是别传》
作者: 卢惠龙   来源: 贵阳文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如是别传》   梁启超   国学研究院   国学大师   当代油画   王国维   陈丹青   著书  
描述: 陈丹青的油画《国学研究院》,画了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陈寅恪、吴宓,5位国学大师“人”字形站在清华校园里。这当属当代油画精品,人物挑选很严、很准,寓意自不待言。
木质浮雕护墙板
作者: 暂无 来源: 广东建筑装饰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木质浮雕   拼装   水曲柳板   杭州金迪家具装饰有限公司   护墙板  
描述: 木质浮雕护墙板
柳青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蔬菜   生命经验   柳青   雕塑作品   写生   日常生活  
描述: 说到《成果》这件作品,是我2013年以来做蔬菜系列观念的进一步发展。最初的想法是通过单纯的写生蔬菜来发现生活里极容易被忽略的日常细节,写生了一段时间后,我不满足于我的作品只是惟妙惟肖的描摹,于是开始思考通过他们来介入到对当代社会的映射和表现,所以发展到后来的蔬菜堆与立体人物组合构成一种不同于以往的作品的新创作。我想我的雕塑作品再现了这些经验的碎片,通过整理组合把短暂的场景变得永恒,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经验的碎片实现“唤醒”,并突出了其在我们生命经验中的意义。
< 1 2 3 4 ... 36 37 3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