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杉树林】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父亲的林子
-
作者:
罗明成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杉木
八十年代
自留山
母亲
小煤窑
承包责任制
人民币
杉树林
-
描述:
父亲从乡下写信告诉我,他已把我们家的那片杉树林砍掉了。砍下来的杉木全卖给了附近的小煤窑扎支架,共得人民币一千块钱。在信中又说,用这一千块钱,他买下了村里一个人用剩的十几棵大树,准备为自己和我母亲每人做一副千年屋(棺材)。父亲的这封信让我辗转反侧了好些日子。种在我们家自留山上的那片杉树林一直是父亲的骄傲。八十年代初,我们那儿开始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农田无疑承包给了个人,那一个个山包也开始作为自留山让各户自行管理。父亲决计在这片光秃秃的山包上造片杉树林。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常搬出我们家那盘硕
-
我们的踯躅
-
作者:
弋舟
来源: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杉木
八十年代
自留山
母亲
小煤窑
承包责任制
人民币
杉树林
-
描述:
上·部 一 李选闲极无聊,在百度上敲下曾铖的名字。她想,叫这个名字的人不会太多,没准真的就被自己搜出来了。果然,搜索页面的第一页,就冒出来她这个阔别多年的小学同学。曾铖在成都,如今成了画家。这个信息让李选有点儿欣慰,好像曾铖的现状满足了她内心的某种预期。李选隐约觉得,这个曾铖,就该是个有出息的家伙。要不将近三十年了,自己为什么还会想起他呢?小时候的曾铖,在孩子堆儿里,就是那种风头十足的调皮和显山露水的聪明。李选点了百度的“图片”选项,如今的曾铖和他的画儿,出现在了显示器上。画儿是油画,李选看不出好坏;但通过照片,她看出来了--这个显示器上的“曾铖”,的确就是她要搜索的那个曾铖。这个曾铖,当然不是儿童时期的曾铖了,在显示器上挂着一丝中年男人玩味着什么的笑,但定睛看,眉眼还是小时候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