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被灾难雕塑的日本文化
作者: 何晶   来源: 中国报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灾害   五十年   电影作品   日本民族   大地震   日本文化   灾难心理   日本人   小说   灾难片  
描述: 日本著名的战国大名织田信长,有赋诗云: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梦。日本民族的灾难心理也典型地投射到了他们的文化中。 由于灾难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他们的世界观都带有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在日本众多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中,都蕴含着人生短暂、世事难料,美好的东西必将付之流水的悲情意识。因此,日本文化中对转瞬即逝的美好有着深切的感情。与中国人喜欢看喜剧、看大团圆结局的心态不同,日本人无论是看书还是看戏,大都喜欢看悲剧。中国人崇尚月圆、完美、和谐,日本人则崇尚枯山水、不平衡、不对称。 在日本以日本古代“47浪人”为主复仇的主题演绎的悲情剧《忠臣藏》,几十年来热映不衰,小说及根据小说改编的悲情剧《失乐园》也在日本风靡一时。 “原爆文学” 二战时,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这之后日本产生了独有的“原爆文学”,向人们传递对这场灾难痛苦的呻吟和理性的反思。 日本原爆文学中不仅有大量刻画这一人类空前浩劫的地狱般图景的纪实性作品,如原民喜的小说《夏之花》等;也还有不少凸显心灵创伤、反思核时代人类命运的佳作,井伏鳟二的小说《黑雨》和大江健三郎的随笔《广岛札记》均被称为原爆文学的“顶点之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