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旧日足迹
作者: 霍鹏飞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当代具象雕塑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显得更加成熟,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具象雕塑创作在创新的同时应该把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语言的元素作为创作基础,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其它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就是中国雕塑语言表达的新内容。在形式上不限于东方或者西方、在创作手法上也不拘泥于材料的多样性,而是在不摒弃传统元素的同时进行创新。
开栏语
作者: 许正龙   来源: 创意设计源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木雕技法   上海市   画品   创作   雕塑家   小型雕塑   作品   城市雕塑   工艺美术  
描述: 入门初学时,先生们是那么教的:雕塑——凝固的艺术,坚硬厚重,是固定不变的。二战时期,亚历山大·卡德尔率先使用轻盈材料,造型比较灵巧,采用悬吊方式,微风掠过,作品动起来了。之后,学科间在快速交错与融合。雕塑界呈现开放状态,在造型过程中,塑造、雕刻、构造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谈及具象,对应的是抽象与意象,三者怎么划分?实际并不泾渭分明,没有明确界限。划分基础是现实参照系,其理论根源是柏拉图的"镜子说"、"模仿论"。意象并不全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意象有时是悬在空中、飘忽不定的。言及具象,我只想说一句,"具象雕塑与用具象手法创作的雕塑不是一回事"。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