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信息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主义   观念性   存在性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创作   日本   万物有灵   自然之美   自然性  
描述: 信息动态
浅析《道德经》中的美学思想
作者: 蔺宝钢   袁军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有相生   复归于朴   道德经   道法自然  
描述: 《道德经》涉及内容可谓广泛,对中国的影响可谓深远,虽然到近现代,道家思想似乎不再受到人们的追捧和重视,但这部著作对中国人的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依然有着重大的影响,对中国人的审美观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纵观古今,《道德经》中体现出的美学思想几乎渗透到建筑、园林、绘画、雕塑、文学等各个方面。
写生的恩赐
作者: 杨飞云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佳方式   近自然   热爱生命   体验   绘画知识   生命本源   画笔   艺术家   有效途径   写生  
描述: 写生是一个油画家必须经常持守的本分,是亲近自然、体验生命、锤炼画艺的最佳方式,是画家用画笔和心灵直接触摸生命本源的有效途径。可以说,没有写生这种方式就没有
江西名人雕塑园参展作品获奖名单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吴有训   名单   杨万里   谢枋得   名人   陶渊明   作品   江西   获奖  
描述: 江西名人雕塑园参展作品获奖名单
少即是多——雕塑家lars widenfalk,tCarl Forsberg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雕塑园   吴有训   名单   杨万里   谢枋得   名人   陶渊明   作品   江西   获奖  
描述: 少即是多——雕塑家lars widenfalk,tCarl Forsberg
南洞庭油画风景意境研究
作者: 陈小林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洞庭   想象   形象   风景   象外   虚与实   画面   有限与无限   具体要求   油画  
描述: 所谓虚与实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要能通过具体的有限的形象,激发起人们的想象,而在想象中认识到隐藏在形象背后的无限的更为深刻的思想意义,从而获得巨大的审美享受,这里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具体要求。首先要求"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即要有"象外之
意境在风景油画中的运用
作者: 易凭   来源: 艺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有我之境   文心雕龙   立象以尽意   言不尽意   朴素唯物主义   中国文化史   中国画   中国古典美学   林风眠   油画  
描述: 一、意境与中国画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中心也是具世界贡献的一方面。从先秦始,人们便开始了对"意境"的追求与探究。《易经》中最早提出"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至《文心雕龙》,则明确提出"意象概念。到中唐时期,诗人们开始提出诗歌的意境问题,至明代,"意境"一词已被大量使用,其内涵也进一步清晰。到王夫之,他不仅仅总结前人之说阐释了意境的特征与美学内涵,而且还以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一系列诗歌意境的创造方法,使"意境说"日臻完善。
国粹青花 王者归来:四维卫浴青花印象系列
作者: 欧阳   付贵荣   来源: 中国厨卫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卫浴行业   民族品牌   四维   印象   青花   大型国有企业  
描述: 2009年,始于1952年的四维卫浴迎来了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重组,成为中国500强企业重庆轻纺控股集团的全资公司,四维卫浴成为行业内唯一大型国有企业。作为专业卫浴的民族品牌代表,四维卫浴王者归来,在国内卫浴行业的盛大舞台,再度演绎精彩!
科博会,让科技走下神坛——记第十四届北京科博会
作者: 罗书宏   来源: 中国对外贸易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香港理工大学   机械手   太阳能   科博   有限公司   总经理   实验室   北京   科技创新成果   低碳  
描述: "这个子弹头形状的,是一套茶几加椅子,卖价大概十多万吧。"很舒服地歪在遮凉篷长椅上的王晓东,指着一个子弹头雕塑状的物件向记者介绍。他是圣诗得户外家居用品公司的总经理,头一次参加北京科博会。因
时间给人的报酬是惊人的
作者: 章睿齐   来源: 小品文选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事大王   品牌故事   品牌溢价   有穷   法国波尔多   穷愁潦倒   一幅画   酒标   梵高   《向日葵》  
描述: 20世纪初叶,数学界曾经出现过一道与哥德巴赫猜想一样叫人头疼的难题,就是2的67次方减1到底是不是人们猜想的质数。 1903年,在纽约的一次数学学会上,英国数学家科尔登上讲坛,通过一番令人信服的运算
< 1 2 3 ... 10 11 12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