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星宿】搜索到相关结果 9 条
-
辽宁省博物馆藏辽代彩绘人物纹木雕
-
作者:
卢治萍
王雅静
来源:
草原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八星宿
彩绘木雕
辽代
-
描述:
一、木雕的发现辽宁省博物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征集到一套彩绘人物纹木雕,共12件。木雕均为上圆下卷云纹座,采用浮雕的方式,正面雕刻各种人物,背面光素。人物均脚踏祥云,多残留有彩绘的痕迹。大小基本相同,通高26.5、圆形直径20、厚1.5厘米,形制相似应为一组。下面分别对这12件木雕饰进行介绍。二、木雕介绍一号木雕座残,木板浮雕一文人形象,双目圆睁,头戴小冠,留有短须,身着短袖短衫,腰间系一红色腰带。右手执笔,左手执弓。脚蹬短靴,踏三朵
-
多维视域下人兽相依式星宿雕塑的唯美制备
-
作者:
张辉
王刚
刘凤山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十八星宿
艺术雕像群
多维视域
-
描述:
作者主持的"多维时空视域下大艺术理论建构及映射实践研究"项目组创作的人兽相依式二十八星宿艺术雕像群,即星尊加灵兽的合体表现,实现了天体向人体的神话级转换,塑造了东方男神女神的仪容和气质,弘扬
-
我和我的28星宿
-
作者:
刘治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这些是否能纳入到古典写实主义坚实的审美体系中来? 这是一个思想风起云涌的时代:主义、观念背后的异化是否真正存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真理,而“绘画已经死亡了”了吗? 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解答,需要让作品来说话,于是我尝试用作品——《28星宿》系列去求证答案。
-
杨丰羽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1989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200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硕士学位。 2001年结业于中央美院十一届油画助教班。 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材料工作室访问学者班。 2010年中央美院油画高级创作研修班。 现就职于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2007年 《战争遗迹——飞机之五》入选艺术中 国——中国油画展。
-
碰瓷的艺术
-
作者:
贺疆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蔡富军 2000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 2005年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 2000年至今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2005年 参加消费时代当代艺术展 2006年 参加第二届宋庄艺术节开放展 2007年 参加散点与聚焦2007当代油画作品展 2008年 参加北方艺术当代艺术展 2008年 参加大邱国际艺术博览会 2010年 参加The Beijing View当代艺术展 2010年 参加中国当代艺术展英国 2011年 参加青年领袖展览新锐榜获得艺术奖 2013年 人人艺术·艺术人人第八届宋庄艺术节 2013年 第一届中国——东盟艺术双年展 2014年 参加首届中国·捷克当代艺术展 乍看到蔡富军的作品,脑海里就蹦出一个词——碰瓷的艺术。
-
王占欣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199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舞台美术系 200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创作研修班 现任教于中国戏曲学院。 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会员,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0年以来一直从事戏曲专题绘画创作,曾多次举办个展,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画展并获奖。
-
季大纯VS鲍栋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季大纯 1993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四画室。作品曾在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首尔POSCO美术馆等机构举办个展,并参加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巴黎马约尔博物馆、里昂艺术博物馆、萨尔茨堡现代艺术博物馆、广州三年展、成都双年展和上海双年展等重要群展。 鲍 栋 2006年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史论专业。
-
岩彩意象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郑慧元 采访人:李 恺 郑惠元:我本科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国画、油画……我都涉略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负责为韩国的交流活动做翻译,前后大概两年左右,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彼此国家的绘画艺术很不一样。从国内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国画更像是西画,咱们传统的国画注重钩、染等技法,得有一定的法则和标准以供画家们来对应使用。
-
真诚与朴实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布面
审美
社会观念
写实主义
现实世界
作品
星宿
古典
油画
-
描述:
受访人:张晓凌 采访人:光明网 SHMJ:张院长您好,你从1988年开始关注殷阳的煤矿作品,93年担任过殷阳展览的学术主持,时隔二十年有来担任主持。请问张院长,20年了都有什么变化,殷阳对煤矿工人的理解更深了,同时咱们中国的油画20年内也在飞速发展,刚刚你也谈到这个当代艺术正在向深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说商业化的的价值超过了艺术的价值,这个现象你怎么看? 张晓凌:可以说从85新潮开始,我们就开始认识这些,西方美术从根本上是讲思想启蒙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全盘西化运动,这点在历史上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