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436 条
-
试析伊和淖尔M1出土人物银碗
-
作者:
王晓琨
来源:
文物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北方地区
人物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银
文明交流
正镶白旗
出土
-
描述:
2010年,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发现的伊和淖尔M1[1],是近年来中国北方地区北魏墓葬考古的一项重要发现,尤以出土多件反映中西文明交流的器物而引人注目。本文通过对墓中出土的1件高浮雕鎏金人物银
-
浅析元明两朝青花瓷器的青料变革
-
作者:
张德仁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元明
青料
进口料
国产料
-
描述:
本文以青料的发展——主要是官窑青花瓷器所采用的青料——为线索入手对元明青花之变革进行了总结和综述,并将元明各朝代的历史更替分为五个阶段加以阐释,即元代、明宣德时期、明成化至明正德时期、明嘉靖至明万历初年以及明万历中期之后,以获得较为清晰并具逻辑性的发展脉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
乾隆朝宫廷瓷器综述(下)
-
作者:
初蕾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克拉克
青花瓷器
牡丹
新发现
泉州
海外贸易
省博物馆
明代
时代特征
考古调查
-
描述:
11.清乾隆款五彩龙凤碗 碗口内沿及里底均有青花双圈,碗内底饰红色赶珠龙纹,龙身周围满饰绿色火焰纹。碗口外沿有青花双框,框内有一圈五彩“八宝”纹饰及花卉、几何图案。碗外壁有红、绿色二龙戏珠纹,两龙之间为五彩飞凤图案,双龙、双凤之间满饰花卉纹。碗足外面为青花双圈。碗底书青花楷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见图11)。
-
雅致
-
作者:
吴秋发
吴隽童
来源:
检察风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朝晚期
景德镇
物证
考古发掘
陶瓷考古
生产方式
研究所
-
描述:
张月娥,艺名合月,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获硕士学位。师从钟莲生教授、李磊颖教授。现任教于景德镇第一中专。张月娥从小就喜欢用泥巴去捏制一些小玩意,而且个个捏的栩栩如生,对陶瓷的兴趣也许就是源于小时候的这种好奇和爱好。张月娥在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全面系统地学习素描、速写、设计等陶瓷艺术的基础课程,研究生期间主攻
-
中华经典藏书 谦德国学文库 小窗幽记
-
作者:
陈眉公著
来源:
北京:团结出版社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人生哲学
《小窗幽记》
译文
明代
中国
注释
-
描述: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
明代瓷画“王雎莲池图”中的男女之情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画
自然界
明代
题材
莲花
鸳鸯
-
描述:
明代的青花瓷画题材十分丰富,但其中表现男女之情的品种似乎并不多。除了赤裸裸的“春宫图”,最容易识别的类似题材或许是“鸳鸯莲池图”(图1—图4)。在自然界,莲花以纯洁闻名,鸳鸯以出双入对出名,一对鸳鸯
-
明中期瓷画“乘桴浮海图”辨析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中期
乘桴浮
青花瓷器
严君平
海洋探险
方朔
明中期
画意
小舟
舟中
-
描述:
明代中期成化、弘治前后,青花瓷器上曾经流行过一种怪异的人物画纹样。它们的画面主体是这样的:在一片浩淼的水面上有一叶小舟,小舟中乘坐着一个中年男子。(见本文附图)这种图怪异之处在于:人与舟的比例极其
-
《天赐麒麟图》:颂圣的杰作
-
作者:
李熊熊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文靖公集
榜葛剌
明白易懂
诗赋
于朝
画意
画中
高旷
圣天
内阁大学士
-
描述:
明清青花瓷画的每个品种,在最初创作的时候,必有特定的画意。这种画意与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关,在当时人们眼里一看就懂,所以很少需要题写画名来作提示。然而几百年后,时过境迁,当初明白易懂的瓷画变得
-
沉睡上千年 一醒惊天下——曾为贡瓷的邛窑胎釉装饰艺术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夏文明
云气纹
龙山文化
龙纹
明代
装饰
明清
仰韶文化
商周青铜器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古代窑口百花齐放,遍及各地。在数量众多的古代陶瓷窑口中,位于祖国西南巴蜀大地的邛窑,曾经默默无闻,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了长达千年。其实,邛窑自有其珍贵和耀眼之处,它曾以创造了陶瓷省油灯而闻名于世。概括而言,邛窑的珍贵体现在以下三点,其一,高端的古代邛窑产品曾作为贡瓷,为宫廷和上层社会所广泛使用;其二,邛窑的胎釉装饰技法独特,五彩斑斓,历史悠久,是中
-
奇巧玲珑 温润优雅——烟台市博物馆馆藏明清玉器赏析
-
作者:
王晓妮
葛海洋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玉器
烟台市
文化传统
优雅
馆藏
明清
新石器时代
-
描述:
的时代。明清两代玉器,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商品经济的出现、审美意识的改变,逐渐脱离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经历了从实用器物到欣赏饰物转变,形成了一种追求华美、精雕细琢的时代风格。明清时期的玉器制作达到了中国玉器史上的
<
1
2
3
...
8
9
10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