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玉溪早期陶器
作者: 陈泰敏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青花瓷器   江川   手工工艺   杞麓湖   元末明初   贝丘   滇国   抚仙湖   装饰功能  
描述: 在玉溪众多异彩纷呈的传统手工工艺中,陶瓷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元末明初,玉溪开始生产青花瓷器,陶瓷艺术崭露头角,并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其实,在此之前,玉溪的早期陶器历史悠久,传承有序,具有
饮芳留香鲜花饮菊花
作者: 任全进   于金平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山   品格   东晋   鲜花   菊花   深秋季节   陶渊明   唐代   元稹  
描述: 深秋季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那红如涂朱,白似素玉,黄若金丝,紫犹宝石,黑类黑染的菊花,千姿百态,竞相媲美,人们喜爱菊花,不仅爱其五彩缤纷,馨香沁脾,而且更爱其凌风傲霜的高雅品格。东晋陶渊明曾写下
“真”的感悟品读秋霞圃
作者: 崔勇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史料记载   心远   上海市   景区   陶渊明   文士   沈氏   感悟   自然山水  
描述: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古诗人陶渊明沉浸于自然山水之中所悟得的佳句,也是笔者先后两次游赏秋霞圃之后对秋霞圃的深刻印象。秋霞圃,坐落在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东大街314号。据史料记载,秋霞圃系由龚
把自然带回家——自然时尚的组合盆栽制作
作者: 朱红霞   来源: 园林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卉装饰   竹芋科   空间的   组景   疏密有致   社交礼仪   图片说明   装饰物   网纹草   合果芋  
描述: 组合盆栽,是运用艺术的原则和配置手法,将习性相似的多种观赏植物种植在一个容器内的花卉装饰技艺。它是特定尺度和空间的植物配置,表现了植物的自然美和艺术美。组合盆栽可以大大提升花卉的附加值。近年来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相当风行,在花卉王国——荷兰被称为"活的花卉、动的雕塑"。组合盆栽不仅可以用于家庭美化、办公室绿化、会场布置、商场、宾馆、橱窗装饰及社交礼仪,而且还成为人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作者: 林凤书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菊花   立体   盆景   花草   观果   说明   无声   供稿   雕塑   藤蔓  
描述: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踏天磨刀割紫云谢明插花艺术
作者: 夏思   来源: 园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艺创作   人物通讯   谢明   雕塑   插花艺术  
描述:是近年来活跃于花艺界的青年花艺家,其作品曾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屡获大奖,是全国花艺界知名的现代派花艺代表人物。其作品的时尚气息直涌入于每一片花瓣与叶脉间,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深情。在从事花艺创作的同时,谢
谈吸水剂在花卉中的应用
作者: 王鑫   来源: 园林科技信息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花卉应用   养护   应用开发   五彩缤纷   文化生活   宏观条件   美化环境   补充水   吸水剂  
描述: 随着社会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花卉在美化环境,丰富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室外的花坛造型新颖、五彩缤纷、引人驻足;室内的盆栽赏心悦目、清心淡雅、使人心旷神怡。然而在花卉养护中补充水分则是经常
·热词·
作者: 暂无 来源: 月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亦   李克   历史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   文化界人士   红山文化   四海之内   文明起源   遣唐使   印加文化  
描述: 的魅力;馆内另一隅,中华文明起源图片展用图片的形式展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三星堆文化等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
中国彩瓷中的一朵奇葩浅:谈明清五彩瓷器及其仿品的时代特征
作者: 王江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上彩   色彩配合   烧成   中国   五彩瓷器   明清   “多”   绘画  
描述: 明清两代的五彩瓷器中,大红大绿、施彩繁缛的明代嘉靖、万历五彩,绚丽多姿、艳而不俗的清代康熙五彩近几年在国外的艺术品市场上已经有了很高的价值提升。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逐步开放,明嘉靖、万历,清康熙五彩
海外 粉彩百鹿尊秀瑞鹿文化
作者: 小七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万历   百鹿尊   艾启蒙   乾隆朝   百鹿图  
描述: 2017年12月13日,佳士得巴黎秋拍"亚洲艺术"专场,乾隆粉彩百鹿尊领衔,最终成交4,151,250欧元,折合人民币3244万元。清代皇室"木兰秋狝"的传统,使得宫廷上下对郊野风光和鹿群的形态十分亲切熟稔,故清宫御用器物上的百鹿图较之前代所见格外生动传神,特别受鉴赏家的赞赏。今天拍品故事的主角就是百鹿尊鹿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瑞兽,是政通人和的象征,还是仙人的坐骑,据说老子即乘白鹿而托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有"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
< 1 2 3 ... 864 865 866 ... 887 888 88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