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596 条
-
清宫旧藏景德镇官窑明洪武瓷研究
-
作者:
黄卫文
蔡毅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宫旧藏
明洪武
官窑瓷
-
描述:
故宫博物院藏有传承自明代宫廷的清宫旧藏洪武瓷67件,其制作工艺和装饰既有元代遗风,又有明代官窑瓷器特点,器物风格具有鲜明的由元至明过渡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景德镇明洪武制瓷历史背景、洪武瓷研究
-
景德镇市房地产交易管理处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价格月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综合素质
管理处
服务工作
房地产管理
科学发展观
职业文明
景德镇市
职业道德
学习实践
房地产交易
-
描述:
文明为核心,以岗位建功、服务创优为重点,以行业管理规范为标准,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
-
景德镇:复建元代馒头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馒头窑
江西省
窑炉
明代
元代
传统专业
民俗
修补
工艺
-
描述:
2011年8月中旬,江西省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进行元代馒头窑"挛窑"(一种砌窑与修补窑的传统专业工艺)。馒头窑因其窑炉外形像馒头而得名,景德镇瓷业从宋、元至明代使用馒头窑。据悉,修复的馒头窑将在今年10月瓷博会期间举行复烧点火仪式。届时,绝迹数百年的馒头
-
对明末清初景德镇陶瓷发展史的再认识——试论“转变期”或“过渡期”提法的局限性
-
作者:
彭涛
来源:
东南文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转变期
过渡期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在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明末清初时期被称为转变期或过渡期,在制瓷技术、绘画风格、装饰纹样和器形品种等方面,此时的景德镇瓷器基本是民窑产品,与明代早中期没有大的风格变化,转变只是对民窑风格的继承和发展。用转变期或过渡期定位这段陶瓷发展史不够恰当,而用带有时间或时代概念的中性词汇来形容则更加合适。
-
明初伊斯兰风格的景德镇官窑瓷器
-
作者:
冯小琦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元末明初
主题纹饰
花纹
上海博物馆
造型
风格
伊斯兰
中国瓷器
-
描述:
元末明初时期是景德镇窑迅速崛起的时期,元代景德镇窑成功地烧造了青花、釉里红等品种。青花瓷器以优良的质地、明亮光润的釉面、白蓝相间的色彩、精美的花纹以及明初皇家官窑的气质令人赏心悦目,魅力四射。一批具有官窑风格的大件青花瓷器在伊朗、土耳其等地博物馆收藏,这类制作精良的瓷器在国内数量
-
试论景德镇古代青花瓷的艺术特征
-
作者:
占国胜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透明釉
瓷文化
古代
纹饰
元代
世界文明
一次烧成
-
描述:
闻名世界的瓷都景德镇在千百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有着及其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它一直以瓷文化在世界文明的发展中促进了经济,政治,特别是文化方面的交流。"青花,粉彩,玲珑,颜色釉"四大名瓷中
-
喷画:架上绘画的一种表现方式
-
作者:
杨昱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油画笔
色彩效果
喷笔
绘画者
透明感
喷绘
架上绘画
绘画技术
进气量
-
描述:
一、绪论喷笔绘画技术原来多应用于电影院的展示牌,照片的修复等,在当代有不少油画家把喷笔技术应用到了架上绘画上来,成为了架上绘画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喷笔是一种可调校、较精密的工具,所采用的气源一般为空气,且能够精确的控制气压、进气量和出气量,所以可以制造出十分细致的线条和柔软渐变的色彩效果。喷绘通过对色彩、光
-
五彩缤纷的世界:现代舞台照明艺术(面面观)
-
作者:
刘海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表演
舞台灯光
光学特性
电影摄影
艺术舞台
艺术造型
电视摄像
舞台照明
照明控制
舞台表演
-
描述:
一、舞台照明艺术舞台上的照明(俗称舞台灯光)和电影摄影、电视摄像照明,同属于一个技术领域。除在使用功能和光学特性的要求不同外,在照明结构、布光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方面有许多共同技术特征。舞台照明艺术
-
奢华的艺术:浅谈明代金银首饰
-
作者:
邱晓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饰
首饰
明代
工艺
-
描述:
宋代以降,江南地区是金银器制作的主要场地。宋代金银器受文人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的影响,以典雅质朴,意趣情淡为特色,题材多来源于生活,并将丰富多样的装饰纹样与变化多姿的器物造型巧妙合,达到和谐统一。明代
-
初探孔明碗
-
作者:
陶婧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龙泉窑
诸葛亮
孔明碗
-
描述:
本文从孔明碗的特征、样式、传说来描述这一陶瓷史上的稀有器型,从而进一步探寻它的实用价值、意义和它对未来陶瓷器型发展的启示。
<
1
2
3
...
27
28
29
...
58
59
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