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357 条
-
儒家思想之“和”在设计管理中的运用
-
作者:
何菲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管理学家
设计创新
儒家思想
中华文明
设计师
运用
管理思想
设计管理
社会生活
和谐
-
描述:
思想贫瘠的土地,审视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发现,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不仅对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影响至深,儒家思想之精髓和对管理也有着独
-
形秀色丽:元明清双耳瓶选析及其嬗变
-
作者:
梦斋主人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3世纪
选析
元明清
铭文
传统式
嬗变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最晚在13世纪晚期,中国景德镇陶瓷出现了一个新颖的造型——双耳长颈瓶。在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发展中它与传统式双耳瓶分庭抗礼,并主要作为供器使用,其中不乏带有较高研究价值的铭文,以下择其要者试述之。
-
走进德化窑:“中国白”的世界
-
作者:
刘贺彬
来源:
福建质量管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化县
制瓷技术
白瓷
重要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
明代
中国白
外销瓷
瓷器
世界
-
描述:
福建德化县素有福建瓷都的美誉,制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唐代就已开始烧造瓷器,宋元以降,德化窑更是与浙江龙泉窑齐名,又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成为我国东南地区的重要瓷产地,也因其产品具有外销型的取向而扬名海内外。
-
声播万里寇胆寒:记清台湾总兵甘国宝
-
作者:
施晓宇
来源:
福建乡土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屏南县
农耕文明
台湾地区
乡村
国宝
万里
-
描述:
2009年5月15日上午,我拜访了慕名已久的甘国宝故乡——闽东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一进漈下村,一条500多米长的龙漈溪蜿蜒村中。龙漈溪溪水清澈见底,众多肥硕的五彩鲤鱼徜徉溪中,摇头摆尾自在安详;溪头,矗立
-
文化:闻立鹏:中国油画的出路是民族精神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武汉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技术
中国人
明星
-
描述:
文化:闻立鹏:中国油画的出路是民族精神
-
从高考失分 谈规范解题
-
作者:
应继祥
来源:
物理教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题习惯
方程式
考生
解题过程
文字说明
高考
计算题
字母符号
规范
失分
-
描述:
高考物理第二卷中计算题部分是物理考试科目中分值最大的一部分,这部分不仅对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考生的表述能力也有较高要求:表达严谨,要符合科学性;书写规范,要能反映考生的思维过程。笔者在高考理综
-
景德?出土明洪武朝青花瓷器研究
-
作者:
苏文堂
来源:
造形艺术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洪武
官窑
纹饰
景德?
明青花
瓷器
-
描述:
。到洪武後期已大?减少,在南京旧都、北京鼓楼、景德?珠山,皆有出土。明永、宣青花则在其基础上,把青花瓷发扬光大,扩及世界,成?世界知名的艺术品。china-的英文就是瓷器,即可证明。
-
八大山人花鸟绘画与景德镇元明瓷器绘画的关系
-
作者:
黄思源
来源:
艺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元明
景德镇
中国绘画史
八大山人
明清之际
瓷器
书法篆刻
-
描述:
在中国绘画史上,八大山人是明末清初杰出的画僧,他擅长山、水、花鸟、工书法篆刻,尤以笔简形赅的水墨写意花鸟著称于世,代表了明清之际中国画的最高成就,并在后世三百年中到了倍受推崇的地位。
-
“罗训班”的共同记忆
-
作者:
陈琦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现实主义
明暗
艺术家
绘画艺术
艺术表现
表现主义
中国画
艺术语言
中国油画
-
描述:
在中国现代油画艺术和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有一段意义深远的开明历史,即新中国成立后的50至60年代,国家文化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先后与苏联、罗马尼亚签订了文化协定,分别委托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
-
“磨碎”、融合、无迹
-
作者:
徐君萱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新世纪
中国文化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
新中国
磨碎
西方文明
融合
民族艺术
中国油画
-
描述:
一油画自西方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经历了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引进的漫漫历程之后,中国油画正在度过她模仿、学步的幼稚阶段。新中国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对现代西方文明的吸纳、融合中,呈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