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343 条
-
明代青花瓷器的区别与鉴定
-
作者:
辛志华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彩绘
鉴定
收藏
色釉
明代
-
描述:
现代的收藏者大多数收藏的是元、明、清的瓷器,近百年的瓷器叫新瓷。从瓷器上来讲,有单色釉、彩绘釉。彩绘中青花瓷是数量最多的,从元代到清代直至现在近700年中,青花瓷是瓷器中的主流。
-
浅论青花料的发色肌理与时代特征
-
作者:
牛仕荣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景德镇
透明釉
高温烧成
纹饰
时代特征
釉下彩
肌理
唐青花瓷
一次烧成
-
描述:
青花瓷是指用氧化钴(CoO)作发色剂,在瓷的坯胎上直接描绘图案及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在1300度左右高温入窑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因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肌理,故俗称青花。明代诗人周高在《咏瓷
-
荒园老梅——田鹤仙
-
作者:
曲立氏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梅花
民国
景德镇
御窑厂
茶楼
碧螺春
男子
文明
瓷业
昌江
-
描述:
着两岸桃江柳绿,莺歌燕舞.若不是船员们再三催促,他或许会沉醉其中。依着约定的地点,此人找到了为于御窑厂南辕门对面的文明茶楼。他叫了一壶碧螺春,慢慢茗着。眼看着上午十时将到,却不见接他的人露面。
-
耀州瓷帽盒
-
作者:
段方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透明釉
耀州瓷
炉窑
牡丹
民国时期
装饰
化妆土
明清时期
-
描述:
在清代,延续耀州窑烧造历史的陈炉窑创烧出一种尚未见于其他窑口的帽盒。这种帽盒自明代晚期开始出现,开始为灰陶质地,器表再涂漆加以装饰。因明清时期同官的科举中举者,
-
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
-
作者:
方玉瑞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品
景德镇
陶瓷器
绿釉
低温釉
明代
元代
孔雀绿
低温烧成
制作要求
-
描述:
闽北私人收藏有一件"明代孔雀绿釉玉壶春瓶"(图1)。该瓶器形较小,数十年前,在闽北邵武修316国道挖掘的弃土中,被发现拣回收藏。瓶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腹径5.5厘米,足径3.5厘米,瓶的腹部和颈部可见两道接痕,为三段坯胎制作。该瓶具有元瓷的某些特征,如圈足外撇,足
-
陶瓷项链
-
作者:
邱建国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土器物
景德镇
史籍记载
江西省
年代考
明代
历史文献
公元
于洪武
考古
-
描述:
有人说时尚就是“时间”与“崇尚”的相加,这说法虽然难脱偷懒的嫌疑,但还真说出了时尚的本质:不同的“时间”舞台,所“崇尚”的潮流变化就是时尚。它有时是创新,有时是复古,它总是超前一步引领着人们的消费和生活。任何一种能成为时尚的东西,都不是巧合,它必定与时代趋势和社会文化的变迁相吻合,同时又凸显出自身精神气质及文化内涵的独特之处。
-
水墨画与青花瓷中色彩运用的相互影响
-
作者:
赵芳
陈开宇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绘画材料
透明釉
水墨画
艺术家
色彩运用
中国画
绘画形式
-
描述:
中国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水墨画,倍受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青睐。何谓水墨画?简言之水墨画就是代表中国的,使用宣纸、毛笔、墨汁作为绘画材料的一种绘画形
-
冯上明作品欣赏
-
作者:
冯上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明
作品欣赏
-
描述:
冯上明作品欣赏
-
浅谈陶瓷装饰中的人文精神
-
作者:
陈海树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陶瓷装饰
人文思想
人类文明
中国陶瓷
艺术风格
物质生活
人文精神
-
描述: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工艺之巧,艺术之精为举世所称誉。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人类发明史上的重要成果之一,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陶瓷器既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
-
明清江南书斋形态浅析
-
作者:
杨玲
张明春
来源:
家具与室内装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南
明清
书斋
文人
-
描述:
本文从江南民居的形制入手,对书斋的选址、类型,以及室内空间构成等几个部分进行相应的整理和分析试图展现明清江南书斋的原始风貌。其中,本文联系传统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来分析传统书斋室内布局以及装饰陈设,尝试揭示人与居住空间互动的传统人居环境的居住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