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6804 条
-
浅述明度对比在绘画中的重要作用
-
作者:
马蜻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度对比
色块
重要作用
水墨画
色相
色彩
画面
绘画
造型艺术
传统素描
-
描述:
一,绘画及其承载的基本形式 绘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按使用材料、技术的不同,分为帛画、水墨画、壁画、油画、水彩画、版画、素描、特技画等。绘画虽然分类众多,但无论哪类画种,都离不开两种表达形式:素描和色彩,其中,素描的色块属于无彩色系,色彩的色块属于有彩色系。
-
明清小说创作动机论
-
作者:
吴波
夏菁
来源: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清小说
作家精神
意志行为
创作动机
心理学
聊斋志异
文学活动
明清时期
作家创作
小说作家
-
描述:
人的任何意志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它限于‘能够给予行动能量并指导行为的因素”,而具体到文学中的创作动机,则是指的那些能激活作家的创作欲望,触动文学艺术活动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诱因。作家的创作动机来源于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外界的某种刺激、生活的某些机遇以及某些触动,都能促使文学艺术活动的发生,成为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的动机。正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是偶尔在艺术家的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如他母亲怀胎一样”。
-
山西美术文明史探略
-
作者:
张舒
来源:
晋阳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明史
中国传统绘画
建筑美术
山西
发展历程
古代雕塑
民间美术
美术史
地方特色
重要组成部分
-
描述:
美术是文明的产物,美术史的发展过程是文明史发展历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山西美术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成为中国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山西美术文明史的传统绘画、古代雕塑、建筑美术、民间美术方面作一探讨。
-
色相如天的青金石
-
作者:
陈希琳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七宝
半宝石
朝带
紫蓝色
升值空间
和田玉
不透明
古代中国
方钠石
青金石
-
描述:
,青金石的价格远在早已被炒得火热的翡翠、和田玉之下,被看成升值空间很大、有投资价值的投资品。那么有10万元的投资者不妨了解一下青金石的市场。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半宝石,颜色呈现深蓝色、紫蓝色、天蓝色和绿蓝色等。因为在蓝底上经
-
数度蛰伏 一鸣惊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七宝
半宝石
朝带
紫蓝色
升值空间
和田玉
不透明
古代中国
方钠石
青金石
-
描述:
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两种渊源甚远的文化成功嫁接,能为此道者绝非常人。在肖像篆刻方面,王正义享有盛名,其刀法纯熟,风格高古,具有深厚的篆刻功力。他的肖像印多次参加全国大赛,屡屡获奖,令人瞩目。曾应邀为《中华奥运
-
充满现实关怀的写意呈现——浅析薛居波工笔重彩花鸟画
-
作者:
徐粤春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关怀
花鸟画
院体画
宋元明清
工笔重彩
审美旨趣
文人士大夫
写意
-
描述:
肇始于唐延续至宋元明清之院体画,以写实具象为主流,多工笔重彩花鸟,由于官方背景,其审美旨趣不被文人士大夫认可。贬低院体画,敬仰文人画,轻视工笔重彩,推崇写意水墨,这种画坛风向一直延续至今。
-
不靠头衔 不靠虚言 让作品说话——记“当代第一马”画家、雕塑家雷晓宁
-
作者:
刘稚亚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教育家
再传弟子
吕凤子
国礼
翰先
艺术成就
赵良
现场体验
书画艺术家
亚明
-
描述:
雷晓宁,1952年生,祖籍湖南,客居南京。自幼师从著名画家赵良翰先生(吕凤子学生)和著名美术教育家、理论家、画家刘汝醴教授(徐悲鸿学生)与当代艺术大师亚明先生。半个世纪以来主攻中国画、雕塑,尤擅画马
-
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出行者——杭州市深化又明出行教育实践活动
-
作者:
汪小玫
来源:
经济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01年
人文环境
教育实践活动
行者
个人
2009年
文明
杭州市
-
描述:
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全社会营造了“做文明人、行文明路、开文明车”的浓厚氛围,为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系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
琉璃厂·状元地·国安府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满汉
皇都
清顺治
十年
文韬武略
至明
建城
-
描述:
八百年琉璃厂,国学极盛之地,至明清,即成国家文化交流之核心。皇家御制、达官显贵传世之品物,均源自琉璃厂。仕人交游、丹青文章、文房四宝、国色青花,均于此百花齐放。至今,琉璃厂文脉仍薪火传承,历久不衰
-
琉璃厂·状元地·国安府
-
作者:
暂无
来源:
经济导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府学
藤紙
满汉
皇都
清顺治
十年
文韬武略
至明
建城
今曰
-
描述:
八百年琉璃厂,国学极盛之地。至明清,即成国家文化交流之核心。皇家御制、达官显贵传世之品物,均源自琉璃厂。仕人交游、丹青文章、文房四宝、国色青花,均于此百花齐放。至今,琉璃厂文脉仍薪火传承,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