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盛炳华陶瓷艺术
-
作者:
盛炳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仰天长啸
欣赏习惯
瓷都
造房子
天然矿物
毕渊明
锯牙钩爪
视野范围
锻烧
刚劲有力
-
描述:
盛炳华陶瓷艺术
-
开馆50周年纪念 东洋·日本陶瓷的至宝——丰富华丽之美
-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禁城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谷
周年纪念
出光美术馆
明清时代
-
描述:
2016年7月30日(六)—9月25日(日)出光美术馆从为数众多的陶瓷藏品中选择中国、朝鲜、日本的名品进行展出,包括明清时代景德镇官窑的代表器物、井户茶碗和古唐津等茶道具、给日本陶瓷史带来巨大影响的古九谷和柿右卫门的陶瓷彩画、以及仁清·乾山的京烧作品。通过这些开馆以来就
-
于晓明陶瓷艺术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境空间
主要特点
丰城市
江西省
设计工作
民间青花
陶瓷设计
美术师
明陶瓷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于晓明1980年生,江西省丰城市人,200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自幼学习陶瓷青花绘画,对民间青花有独特的见解和追求。毕业后一直从事陶瓷设计
-
明末清初民窑青花山水艺术风格的形成来源
-
作者:
秦毅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清初
山水
青花
民窑
-
描述:
明末清初前后期的青花风格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可见这一时期对于青花产生的重要变革影响。这一时期必然有着导致这一艺术形态面貌产生的重要推动因素。这种因素或许是社会发展背景所导致的,也可能是文化意识形态
-
从元青花到《广州港全景图》,海上丝路的一抹幽蓝
-
作者:
雨田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莲瓣纹
广东省博物馆
中原文明
景德镇窑
全景图
南海之滨
中西交融
广州港
人物纹
-
描述:
地处南海之滨的岭南,自古商贸繁盛,这里是海上丝路的重要窗口,中原文明与海洋之风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植根于中西交融、开拓创新的岭南文化,广东省博物馆向来深耕着自己的特色收藏,见证海上丝路千年辉煌
-
明末民窑青花山水构图艺术特征研究
-
作者:
宁钢
潘澜
来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末
民窑青花山水
构图
艺术特征
-
描述:
明末民窑青花山水画的构图中营造的空间关系,基本涵盖传统国画山水的构图规律。本文梳理出"S型律动"、"藏露开合"、"纵横交错"、"三段平远"、"段叠"、"近景"、"远景"等七种山水构图技法,及山水
-
论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发展
-
作者:
蔡其乐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技艺
科学技术观
手工
文化内涵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价值观
发展
世界文明
传统制
-
描述:
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博大精深,技艺高超,蕴含着杰出的智慧和创造力,散发出浓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传承、科学技术观的发展和审美观的演变,在世界文明史上享有重要席位,堪称极为珍贵的非
-
青花的角色转换
-
作者:
冯赐杭
来源:
上海集邮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装饰图案
景德镇
构图
角色转换
玲珑瓷
釉里红
色泽
青花
明信片
-
描述:
青花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源于唐朝,成熟于元代。属釉下彩装饰品种,以氧化钴为色料。通过用色浓淡、下笔轻重、线条粗细、构图疏密等变化,达到中国水墨画"墨分五色"的艺术效果。其图案、色泽在历朝各有特点,但总的来说,贯穿幽亮素洁、清新高雅的风格,流淌着优雅的风韵。
-
明代青花瓷器与朝鲜早期青花瓷器的关系
-
作者:
李伶美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能性
青花瓷器
洪武年间
明朝
朝鲜王朝
明代
中国
回回人
朝鲜时代
传入
-
描述:
丽末恭愍王(1351-1373)以明朝建国为契机,想摆脱元朝的干涉,恢复其自主性,与此相反,明王朝却想继续维持元代的秩序体系。因此,洪武年间两国的政治关系不是很顺利,1373年(恭愍王二十二年,洪武六年)随着陆路和海路交通的中断,两国交流完全中断。禑王十一年
-
宗教与景德镇瓷器纹饰(一)
-
作者:
曲永建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宗教文明
管理人员
物质文明
祭祀活动
纹饰
景德镇瓷器
“与时俱进”
-
描述:
源于青花瓷的兴起,景德镇在元代以后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瓷都"。景德镇瓷器作为中华物质文明的结晶之一,自始至终都与宗教文明休戚相关。宗教是构成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