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984 条
-
青花瓷器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理与财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青花瓷器
有利条件
景德镇
转折时期
发展创造
制瓷业
元代
明清两代
中国瓷器
-
描述: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
明代官窑浅析
-
作者:
李慧
来源:
管理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明代
转变
-
描述:
明代官窑是中国制瓷史上的巅峰,关于明代官窑的研究是中国陶瓷史的难点之一.随着近年来对江西景德镇明代御厂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明代官窑形态的深入研究,揭示明代官窑形态的变化,探索明代官窑形态变化的原因,对推动明代官窑,以及中国古代官窑制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
商标强市造就强势品牌
-
作者:
李学昌
来源:
中国名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兰仕
北宋时期
强势品牌
商标
汉口镇
明清时期
佛山
健力宝
-
描述:
东经113.06,北纬23.02,这块美丽富饶的热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佛山.北宋时期佛山与汉口镇景德镇朱仙镇并称四大名镇全国闻名.明清时期佛山与汉口北京苏州并称四大聚.如今.人们在谈论佛山的时候总绕不开一串耳熟雒详的品牌健力宝美的格兰仕志高东鹏…这些俨然已经成为佛山的一张张名片。
-
“精”功实做创一流
-
作者:
熊晓蕾
侯章生
来源:
审计与理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审计人员
科学发展观
审计机关
审计工作
景德镇市
精神文明建设
-
描述:
近年来,景德镇市审计局在省审计厅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市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中采取多种
-
鐘春明陶瓷藝術
-
作者:
鐘春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陶瓷
-
描述:
~~
-
7501瓷:中国的“红色官窑”
-
作者:
曾智泉
孔洋
来源:
文物世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殊贡献
中华民族
人类文明
官窑
艺术性
春节联欢晚会
中国
瓷器
-
描述: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副对联:黄山为九州增色;瓷器与中国同名。瓷器是由中华民族创烧的、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珍贵器物,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特殊贡献之一。提到瓷器,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窑始烧于五代,早在宋代,景德镇就以
-
明代洪武瓷鉴识要点
-
作者:
高松年
来源:
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景德镇
洪武朝
明代洪武
纹饰
元代
釉里红
釉面
明代瓷器
民窑
-
描述:
瓷器发展到了明代,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这其中,尤以景德镇窑的发展最为明显。洪武朝是明代的第一个朝代,现在已知道,洪武时期在景德镇已有本朝官窑瓷器的烧造。洪武期处于元末明初,因此,识别洪武瓷,既要注意其与元瓷的区别,同时也注意不要与典型的永乐瓷相混淆。
-
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的研究
-
作者:
沈华荣
郑乃章
曹春娥
熊春华
刘阳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代
瓷质砖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和X-射线衍射测定了其显微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明代永乐瓷质墙地砖的坯料属于单一瓷石的一元配方,可塑法成型,烧成温度在1280℃以下,还原气氛中烧成;但制品吸水率低、成型力不足造成的制品平整度差和结构不均匀等缺陷,是这批瓷砖遗存在景德镇数百年而未被使用的技术原因.
-
中国古盆艺术鉴赏
-
作者:
景盆博
来源:
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色料
景德镇
艺术鉴赏
明代
中国
质量数
盆器
风格
-
描述:
嘉靖时期,朝政腐朽衰败,明代统治至此每况愈下。制瓷仍以景德镇为中心,但风格与前朝相比有所不同。大型盆器如大龙缸、大花盆、大盆大盘等的制作,日渐增多,一般多粗糙少修胎。但小件盆器却很精细,只是色调、风格
-
所望于轻工系统大专教材《陶瓷工艺学》——向同行请教
-
作者:
刘秉诚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坯体
日用瓷器
景德镇
半透明度
扫描电镜
高岭土
轻工
大专教材
陶瓷工艺
多水高岭石
-
描述:
为贯彻百家争呜方针,特将来稿原文照登,这或可反映某些方面的群众想法,供有关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