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明代吉服的应景纹样
作者: 撷芳主人   来源: 艺术财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纹样   时令   节日   服装   明代   绵羊   装饰   补子   服饰  
描述: 传统“吉服”指的是用于吉礼(重大祭祀等)的祭服,如冕服一类。随着时代发展、节日与庆祝活动的增多,就需要一套专门的“吉庆之服”来应对各种喜庆的场合,因此明代就把用于嘉礼和各类吉庆场合的、比日常便服更为正式的服装统称为“吉服”。明代吉服尽管不见于制度,但在各类典章政书、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如《大明会典》记载:“圣节前三日、后三日,俱吉服。”《万历野获编》卷五:“锦衣官侍朝,俱乌帽、吉服。”《金瓶梅》第三十九回描写:“西门庆从新换了大红五彩狮补吉服,腰系蒙金犀角带。”《醒世姻缘传》第四十四回:“到了吉时,请素姐出去,穿着大红装花吉服、官绿装花绣裙、环佩七事,恍如仙女临凡。” 为节日而生的吉服 明代的吉服并非单一的标准款式,其式样与常服、便服相同,如圆领、直身、曳撒、贴里、道袍、袄裙等,颜色多用大红等喜庆色彩,如官员就是以大红圆领作为吉服。吉服的纹饰通常比常服、便服更为华丽精美,大多使用应景题材或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文字。 万历时期,南京御史孟一脉在给明神宗的上疏中说:“遇圣节则有寿服,元宵则有灯服,端阳则有五毒吉服,年例则有岁进龙服。”寿服为帝后寿诞日所穿,多饰有“万寿”等与祝寿有关的纹样;灯服为元宵节所穿,使用灯笼纹样;五毒吉服为端阳节所穿,饰有“五毒”纹样;龙服即饰有龙纹的各式龙袍。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