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日用】搜索到相关结果 835 条
-
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细节设计的可行性研究
-
作者:
汤青卿
余建荣
来源:
轻工标准与质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细节设计
日用陶瓷
创新
-
描述:
日用陶瓷在人们的生活中都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时代的不断变迁影响着日用陶瓷的不断改进、创新,从而适应生活的需求。探讨了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思路及创新设计中壶体、壶盖和壶把细节设计的可行性。
-
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研究
-
作者:
梁超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产品
感官
交互设计
情感
日用陶瓷
-
描述:
通过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新语言与陶瓷产品之间的行为互动及信息交换过程。通过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系统化方法的分析及其在显性、隐性层面的应用,寻找交互设计与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结合创新点。
-
浅谈日用陶瓷产品的趣味性设计
-
作者:
王福音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趣味性设计
日用陶瓷
造型
装饰
-
描述:
日用陶瓷产品必须在审美观念、提高情趣和实用性等方面有进一步的发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方式及习性的演变,日用陶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日用陶瓷产品的趣味性设计能突出它所
-
日用陶瓷烧成能耗状况与节能分析
-
作者:
周露亮
汪和平
余琴仙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成能耗
节能分析
日用陶瓷
-
描述:
介绍了我国日用陶瓷烧成能耗的状况,在窑型、装烧方式、烧成工艺、窑炉余热利用等方面对日用陶瓷烧成能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日用陶瓷烧成节能途径。
-
走近黄修林的陶瓷艺术
-
作者:
陈柳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修林
石湾
南国陶都
现代陶艺
日用瓷
当代陶艺
形式美感
成型方法
颜色釉
泥性
-
描述:
26年前,我认识了他。那时候,他只是一个陶瓷学院陶瓷设计专业的普通学生。凑巧,碰上为景德镇饭店设计的logo中标。意外的收获,我们在外面搓了一顿,边吃边聊。喋喋不休的黄修林,因为兴奋,一直在谈陶瓷、谈艺术。我似懂非懂,却很笃信他有一个陶瓷艺术的未来……我学了将近五年的绘画,后来却进了音乐学院。因为和他的关系,一直没有中断与陶瓷艺术的联系。1991年,黄修林在广州雕塑院办了第一次陶瓷艺术个人展。展出了51件陶艺作品,卖出了十几件。我当时在音乐学院读书,为了支持他,老师同学去了好多人。大家都说东西好看,让我解说,我半懂不懂的也说不清楚,只是觉得造型特别,线条流畅,颜色漂亮。由于这次的展览,黄修林在南国陶都小有声望,他在陶瓷研
-
日用陶瓷器数控抗冲击强度测试仪的研制
-
作者:
袁文瓒
张海煊
潘玉安
向明
万云萍
吴瑜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用陶瓷
数字控制
测试仪
抗冲击强度
-
描述:
本文采用单片机控制仪器自动进行撞击试验,夹具底板对开装置和摆锤上、下调节装置,配合多样化的夹具,可适用于测试各种形状、大小的日用陶瓷器皿,使抗冲击检测产品的种类和测量精度大幅地提高。该仪器装置机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测量精度高,已获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在陶瓷抗冲击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浅谈如何正确处理日用陶瓷审美与实用的关系
-
作者:
方建御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实用
审美
日用陶瓷
-
描述:
日用陶瓷是指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制品的总和。日用陶瓷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熟悉的陶瓷制品,如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饭具等。在陶瓷发展史中,陶瓷从具备原始的实用价值到现在
-
谈日用陶瓷设计中的个性表现
-
作者:
冯媛媛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
电脑电视
陶瓷设计
日用瓷
精神需求
生活节奏
-
描述:
在现今社会,人类的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生活也愈加疲惫,电脑电视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更多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精神的支柱,如沙发、衣柜、壁纸、日用瓷等等。而日用瓷也是人们每天必须面对的
-
国内外日用陶瓷品牌的现状分析
-
作者:
王莉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现状
日用瓷
品牌形象
-
描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被广泛接受和重视,推进品牌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抢占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并跻身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法宝。本文通过调查国内外日用陶瓷品牌建设的现状对比分析其各自的特点。
-
如何增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作者:
王江金
来源:
读写算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品牌现状
日用瓷
品牌形象
-
描述:
增强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政治课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落脚点。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成为政治课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针对目前初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增强政治课实效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了解初中政治课教学取得实效性的基础与前提 初中政治课的教学,要达到实效性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础与前提:教师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知,包括自己的个性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知识储备、综合素养等;对教材要有清晰的把握,包括初中政治教材的逻辑体系、编写体例、知识内容和语言风格等;对学生要有清楚的了解,包括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爱好习惯等,这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真正对学生清楚地了解。 二、更新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做到这一点,最根本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人,是发展的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师应用积极的、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估计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造就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个学生应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