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斯洛伐克】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正确的心地,错误的头脑
-
作者:
顾文豪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作家
人性
狄更斯
普鲁斯特
苏俄
正确
捷克斯洛伐克人
毛姆
托尔斯泰
-
描述:
难得为人窥见的柔软之心。 放下自大,兴许容易,带着无知上路,就难了。书中写道毛姆在蒲甘观赏佛塔,正好遇见一位活跃的捷克斯洛伐克人,一位即便下雨也兴致勃勃的游客。毛姆眼中的佛塔“奇异而忧郁
-
答友人问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文·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作家
人性
狄更斯
普鲁斯特
苏俄
正确
捷克斯洛伐克人
毛姆
托尔斯泰
-
描述:
韩羽 韩羽 中国著名画家、评论家、漫画家,我国当代老一辈艺术家。现为河北画院一级美术师。曾获中国漫画金猴奖荣誉奖,鲁迅文学奖。设计人物造型动画片《三个和尚》《超级肥皂》获文化部奖,首届电影金鸡奖,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丹麦国际儿童电影节银奖等。出版有《韩羽画集》《中国漫画书系·韩羽卷》《闲话闲画集》等。 问:你认为学问之于艺术的关系是否重要? 答:一个文盲绝对成不了书法家,可看出学问之于艺术的重要性。 一个文盲老太太却能剪出绝妙的窗花,似乎学问之于艺术又不那么重要。 到底重要不重要?且先看看什么是学问,什么是艺术。我说得不很准确,只能约略说出两者之不同。 学问,古人说“世事洞达即学问”,用现在的说法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以遵从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为准则。因此它重理性、客观性。又由于对这种能力的获得,一是靠直接的实践经验,二是更多的靠间接经验,即书本上的别人的经验,因此它又具有继承性、抽象性。所以我们一提到“学问”,就会想到书本知识。 艺术,是纯个人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的个人经验,是个人对美的观照的产物。它更具感性、主观性、独特性。 这么一比较,则可以看出学问与艺术两者间的关系,既有相成的一面,也有相反的一面。且举两则不同的说法。 毛泽东《实践论》中有段话:“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里所说的感觉,亦即直观的个人经验,也是艺术所由而生的起始点。而所说的“理解”,是得之于理性(学问)思辨的结果,即是说理性(学问)对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然也会是:两种相反的“理解”也就产生两种相反的“感觉”),结论是,学问与艺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再听听王国维的言说:“书籍之不能代经验,犹博学之不能代天才,其根本存于抽象的知识不能取具体的知识代之也。书籍上之知识,抽象的知识也,死也。经验的知识,具体的知识也,则常有生气。”“且人苟过用其诵读之能力,则直观之能力必因之而衰弱,而自然之光反为书籍之光所掩蔽,且注入他人之思想,必压抑自己之思想,久之,他人之思想遂寄生于自己之精神中而不能自思一物,故不断之诵读有害于精神,必也。”与毛泽东的看法相反,他认为抽象的知识取代不了鲜活的个人体验。书本知识愈多,势必压抑个人直观的感知能力,终至“不能自思一物”。也就是说理性是对“感觉”的一种桎梏。 我们一般地习惯接受第一种看法,比如常常听到:“画中国画,画来画去,最后是画学问修养。” 王国维的说法,“曲高和寡”。但是他说的确实是一种客观存在。古人也有这方面的议论:“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因为世上所有事物都存有向反方面转化的问题,也就是所谓“异化”。 看来学问之于艺术,既能帮大忙,也能帮倒忙,问题不在学问本身,而在我们自己。 问:我曾经见过你早期的一些书法,大概是七八十年代,或者还要早些,还是非常有传统味道的,觉得你还是临过如隶书、魏碑之类的范本。每个人部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都有不同的经历,但各中艰辛往往不与外人道,你能否说说其中的体会感悟? 答:没有临过帖,是看帖(说文雅些是读帖),临帖与看帖没有什么根本不同。临帖是手眼并用,看帖是只用眼,目的都是为了加深印象。同中也有异,临帖是为了求得“酷肖”。看帖,虽然没有一笔一画亦步亦趋地去仿效,但看来看去的结果,操笔书写时,心中自有那帖的影像,必然会心慕手追奔那影像而去,但那影像又飘忽不定,写出来后往往是“似与不似”。 正如你所说的,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就会有什么样的学习方法。俗谓“猪往前拱,鸡向后刨,各有各的觅食招儿”。 也不能说绝对没临过帖,是上小学六年级时有了“写仿”课,从小摊上买到一本石印的《玄秘塔》照描起来,我本浮躁,“比着葫芦画瓢”实在心烦得很,结果是在学校挨老师的训,回到家挨大人的巴掌,这巴掌使我终生对柳公权没了好印象。后来失学,在家抡锄把务农,每当闲暇时,虽不耐烦临帖,却又总想抄起笔画拉几下子。为什么要练字?目的很明确,比如过年时家家户户来求写春联,多光彩多神气,把字写好了,就意味着有学问,请媒人说媳妇都容易。谁家不希望给自家闺女找个识文断字的女婿?“书(法)中自有颜如玉”,那时我根本没听说过这话哩。可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却早就悟出了道道儿。 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漫画创作,后来又搞起国画。画幅中常常离不开字。对字形的要求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遵循书写规矩的问题了,而是能否和画面相和谐相呼应。比如,我作画总想把画画得率意些、诙谐些、土气些,而“字”混迹其间,其结体或点画如欲和画面相和谐,也必须带有率意、诙谐、土气之感。可是写字与作画终究是两码事,为使其并驾齐驱,我没少费心思。成功时少,失败时多,但从中也有所悟:每当在画上写字时,既瞄着字,也瞄着字的四周,就是说作为字的笔画的波、磔、勾、挑既不能脱离字的结体,更要和其周围环境相呼应。我的标准是“取法手下”:字无分好坏,惟求善于“睦邻”。 问:“写字”与“书法”到底区别何在? 答:你这一问,我想起了有人说过的一句话:“书法最难,也最易。”从“难”的角度说,两者好区分;从“易”的角度说,实难以区分。 先说难区分的一面,作为思想、语言的载体,作为“工具”意义上的“字”来说,为了适应人们的阅读习惯,一是易于辨认,二是符合书写法度。因此书写人就必须谙熟字体结构及行笔规律。“规律”必然产生美感,使人赏心悦目。这就与审美有关了。你能说这不叫“书法”?可是像这样书写的字,依从的是法度,这法度是由古及今传承而来,人人可以传之,人人可以得之。虽然赏心悦目,却又如鹦鹉学舌一再反复重复。似此,你又能说这叫“书法”?这真有点像苏东坡眼中的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谓之“书法”,似无不可。 与之相比,还有一类书法。大概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喜欢表现自己,希望别人注意自己,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又喜欢按照自己的周围环境,即所谓“改造客观世界”,这现象同样反映到艺术活动中。人们在欣赏书法时,总希望从中发现自己所喜爱所愿望的东西,也就是说希望从欣赏对象中看到自己。如果这个人喜欢写字.而且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欲,他在操笔时,也将会借着字的结体或笔画表现一番,即所谓的“抒写个人性情”。 与“抒写个人性情”相应的,古人还有别的说法。除了倪瓒说的“聊写胸中逸气”,我还记得晁补之说过的话,他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他说的“妙”有两层意思,一是“胸中之所独得”,亦即个人的独特视角与感受,与“性情”“逸气”同义;二是借书法之“法”把“胸中之所独得”转化为审美形式的一种能力。 陈师道论诗的话:“规矩可得其法,不可得其巧,合规矩则无所求其巧。”虽是论诗,亦可论书。汉字由于它的“工具性”属性,已是太规范化、太程式化,顺着它,“不可得其巧”;逆着它,“无所求其巧”。书法之难,一也。 所谓审美,其实也就是对人的品格的审视。具体到书法来看,书法的作者是通过书写来寄托自己对某种人生品格的向往;书法的欣赏者是通过欣赏去发现自己所向往的某种人生品格。且看《艺概》中一段话:“凡论书气,以士气为上。若妇气、兵气、村气、市气、匠气、腐气、伧气、俳气、江湖气、门客气、酒肉气、蔬荀气,皆士之弃也。”“士气”不大合乎时下潮流,姑解释为一种高尚审美境界吧。其他的,“皆士之弃也”。这就是书法艺术不止于“抒写个人性情”,更重在高尚审美情操。这也暗合马克思的意思,马克思在谈到“劳动创造人类”时说:“只有靠了客观上(物象上)展开的人类实体的财富,才能够产生主观的人类的感性的财富,产生出能够欣赏音乐的耳朵,能够理解形态的美观的眼睛。”只有具有了高尚的审美情趣的书法,才能够培养出欣赏高尚审美情趣的眼睛。就这意义上说,书法之难,二也。 书法有难、易两途。借袁简斋话说:“士各有志,毋庸相强。不必日各行其是,各行其非可耳。” 问:中国画的基础在于书法功底和诗词修养,你如何看这一问题? 答:“中国画的基础在于书法功底”,与此相类似的说法我还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可以说中国的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舞蹈无不以书法为造型基础。”对这种说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