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料】搜索到相关结果 601 条
-
青花瓷,这个可以玩!
-
作者:
佳飞
来源:
女友·家园LOVE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理
光致发光
硅基发光材料
-
描述:
,能够了解瓷器背后工艺的流程、用料的良莠、造型的优缺,他才能够去判断它的真正价值所在,而不是人云亦云。” 为此,尚青坊定期从景德镇往北京运送最地道的高岭土和釉料,甚至和泥的水都从那边运过来
-
专家门诊
-
作者:
孔海发
潘雄
秦威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铜
仿古砖
金属釉
陶瓷生产
桃红色
釉料配方
装饰
釉面针孔
陶瓷工艺
应用
-
描述:
关于古铜釉在建筑陶瓷生产中的应用问:在石湾传统陶瓷工艺中,有一种俗称古铜釉的金属釉,多用于雕塑、器皿的装饰,请问这种金属釉与目前仿古砖应用的金属釉有何不同,是否可以在建筑陶瓷生产中应用?
-
关于隧道窑倒窑、窑车轴承坏死问题的答疑
-
作者:
秦威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推进器
隧道窑
事故
陶瓷色料
倒窑
坏死
烧成温度
窑炉
轴承
窑车
-
描述:
问:佛山某陶瓷色料厂,生产窑炉为隧道窑,窑长28m,使用重油为燃料,近期生产棕色产品,烧成温度1150℃,50min推一次。最近经常出现倒窑和窑车轴承坏死导致堵窑事故。
-
福建土楼最早的“防卫盟约”:《济安楼会盟立约序》
-
作者:
林艺谋
来源:
福建文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华安县
立约
文献资料
明万历
盟约
福建土楼
防卫
高车
考证
会盟
-
描述:
福建省华安县高车乡(?)头村有一部明清时期修编的童氏宗谱,谱内多幅工笔粉彩墨线图,其中有幅《济安楼环境关系图》(图一),及一篇重要的文献资料《济安楼会盟立约序》(图二)。据文物专家考证,此序为福建土
-
再说油画风景写生教学
-
作者:
张修亮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创作意识
工具材料
色彩
-
描述:
本文根据笔者几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普遍性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包括对素描和色彩关系的理解;对写生中融入创作意识的切入点的把握;对工具材料的重视等三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教学有所帮助.
-
神奇闪光火箭市场独家好赚钱
-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商务:创业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市场
装置
飞天
LED
功能介绍
火箭
PVC塑料
-
描述:
一、功能介绍:本产品是航天火箭的浓缩版,小巧玲珑、设计完美,采用工业PVC塑料制造而成,质量上乘,卡通人形设计,配有三色飞天翅膀,火箭头部载有发光装置,内配三颗长效电池和LED彩灯,飞天装置则是采用
-
景德镇:失魂的瓷都:枯竭的神奇泥土,聪明的转型申请
-
作者:
韩永
来源:
城市地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作室
泥土
瓷都
釉
替代原料
景德镇瓷器
-
描述:
瑶里的釉果没了,南港的磁石没了。邓希平感觉到,要做出原汁原味的景德镇瓷器,越来越难。她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自己的工作室里试验一些新的配方,以适应从外地运来的替代原料,但她总感觉做出的产品少了一种“景德镇的魂”。
-
鲁本斯油画色彩专论
-
作者:
董双叶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关文献
绘画材料
代表人物
材料运用
色彩
鲁本斯
专论
油画
-
描述:
对鲁本斯油画色彩的研究,必然要涉及到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以及欧洲油画材料运用的变化及相关文献。如琴尼诺·琴尼尼写于1390年的《艺匠手册》。在这本书里,琴尼诺详细的介绍了创作壁画和油画所需的材料制备,对绘画材料的研制和使用做了深入研究。琴尼诺所提出了系统着色方法,比如关于衣
-
当代油画传承背景分析
-
作者:
陈宝山
来源:
新美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西方绘画
工具材料
艺术作品
色彩
抽象
视觉感受
背景分析
中国画
中国绘画
-
描述:
我国油画是在中国绘画土壤中发展而来的,而中国绘画精神的基点以"气"为本,决定了中国画尚虚,尚空,在寂处见流行,在流行中见寂处的特点,构成了中国画艺术境界的实相。中国绘画要求不被物象的表面形式,表面形象所拘束,所滞留,笔墨语言必须从实体中解脱出来,这样就导致对逼真的光影,体积感的淡化。其主要语汇始终是线,因为线是时间和空间,情感和理性相融汇的语言,线的韵律是大气流行
-
新媒体艺术欣赏系列之一新媒体艺术概述
-
作者:
汪涤
黄翎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媒介
科技手段
艺术作品
传统媒介
Media
工业文明
新媒体艺术
工业材料
-
描述:
.媒介艺术是建立在对大量的新兴工业材料的研究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艺术家在技术和机械化的工业文明层面上探索艺术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