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青花瓷,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
作者: 子沫   来源: 旅游世界·家庭旅游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佛教徒   景德镇   目的地   江南小镇   佛教音乐   瓷器  
描述: 瓷器村也是无意中的有意吧。天气很好,一路上在听佛教音乐,不是佛教徒,但听佛教音乐让人平静,车外是蓝天,绿草盈盈。到达景德镇,三宝瓷器村在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沿着一条弯弯的村路,总算找到我此行的目的地世外陶
道器合一 施于人生:回顾陶瓷大师施于人
作者: 谢江   王飞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主教徒   天主教堂   合一   道器   设计观念   培养的   陶艺   人生   创作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的艰难岁月,教导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施文林在上高中时择名"于人",出自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施于人身体力行,将他对陶艺的挚爱及毕生的造诣全部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和他钟爱的景德镇。施于人第一代
清代瓷板画考析
作者: 张卫星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主教徒   天主教堂   合一   道器   设计观念   培养的   陶艺   人生   创作思想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一、清初瓷板画的发展 清代顺治十六年,江西地方局势稍安,地方官员即督烧宫中应用之瓷板。康熙《浮梁县志》载,“顺治十六年奉旨烧造栏板,阔二尺五寸,高三尺,厚如龙缸。经守道张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监督烧造,亦不成,官民咸惧。” 后来赴景德镇考察的殷弘绪提到,该栏板系用来装饰宫殿长廊的。耶稣教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汉名为殷弘绪)系法王路易十四聘任的赴中国的六位特使之一,在1712年写给时驻印度的教会会计奥日神父的信件中写道:“据《景德镇志》,在皇帝的订货中也有未制作成功的。
佛像的尊崇之美
作者: 家万明   乐志为   来源: 大江周刊(经法)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徒   景德镇   尊崇   大乘佛教   释迦牟尼   佛教艺术   语言文字   佛像   佛教造像   古印度  
描述: 来描述的。在早期的佛教艺术品中,当需要表现佛的时候,多采用象征性的手法。这里需要再说明一下,佛教徒一直在造像,只是不能造佛的像。
景德镇陶瓷文化源远流长
作者: 曹晓燕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陶瓷之路   手工艺人   欧洲   日本人   陶瓷文化   基督教徒   中国瓷器   中国式  
描述: 一、陶瓷技术的外传中国瓷器从很早起就开始流传世界各地,并被视为奇珍异宝,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在古代,由于交通阻隔,运输艰难,要得到一件真正的中国瓷器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海外商人和手工艺人都想学习中国造瓷方法,以便在当地就能制造精美的瓷
朱静逸作品
作者: 朱静逸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陶瓷之路   手工艺人   欧洲   日本人   陶瓷文化   基督教徒   中国瓷器   中国式  
描述: 作品简介:鲜花点缀着人们美好的生活,花插承载着鲜花的美丽。热烈,浪漫。鹤品行高洁,有着翩翩之君子之风,为长寿仙禽,道教称为仙鹤,用仙鹤纹和祥云纹来装饰一套造型不一的花插,祥云流动,仙鹤飞舞,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清新秀逸的观赏,寓意着吉祥健康长寿,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慰藉。
霍桑《好小伙布朗》中的清教思想解读
作者: 王伦   孙静艺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教思想   女主人公   森林   霍桑   清教徒   象征意义   罪恶感   清教主义   布朗   短篇小说  
描述: 《好小伙布朗》(Young Goodman Brown)是美国19世纪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1804—1864)于183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名作。故事中,一个原本纯洁善良的年轻人布朗(Goodman Brown),因为受到了魔鬼的引诱,夜晚独自到黑暗的森林里去赴魔鬼之约,然而对于这次约会,布朗显得有些犹豫不定,因为他知道与魔鬼见面有悖于"善
观音瓷像走俏之原因
作者: 常思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音崇拜   生殖器   净土宗   舶来品   装饰瓷   西方极乐世界   日用瓷   景德镇市   喇嘛教徒   送子观音  
描述: 景德镇市广场南侧之自然形成的“瓷器街”,各色各样的雕塑瓷、装饰瓷、日用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老外、港、台、澳及内地客商来到景德镇,无不在此流连徘徊,或为观光,或为欣赏,或为选购心爱的瓷品,但是更多的都对观音瓷像特感兴趣,格外青睐,总以能买上一尊为快为慰。 瓷器观音为什么会如此之走俏呢?并非没有缘故的,笔者只能择要绍介一二。 观音原乃舶来品。观音是梵语“阿缚卢权多伊湿伐罗”的译音。观音又称“观自在”,意即慈悲观察为主,可以见到一切,救度众生,他是世间的主,所以也称之为“世自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