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折】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欠发达县域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供求层面研究——浮梁个案
-
作者:
曹景华
来源:
金融研究(实务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可吸收螺钉
骨折
四肢骨关节
-
描述:
欠发达县域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供求层面研究——浮梁个案
-
青花瓷器欣赏
-
作者:
暂无
来源:
管理与财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青花瓷器
有利条件
景德镇
转折时期
发展创造
制瓷业
元代
明清两代
中国瓷器
-
描述:
元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承前启后的转折时期,在很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元帝国在江西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为景德镇瓷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为其在明清两代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和饮誉世界的“瓷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元代景德镇在制瓷工艺上有了新的突破,最为突出的则是青花和釉里红的烧制。
-
匡时国际2006年秋季拍卖成交前三十名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乾隆
国际
永乐
拍卖
秋季
金刚
花卉
折枝
青花
菩萨
-
描述:
~~
-
北京保利二○○六年秋拍成交三点一九亿元
-
作者:
李思莫
来源:
荣宝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书画精品
成交额
拍卖
历史性转折
成交价
代表作品
中国近现代
徐悲鸿
北京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北京保利二○○六年秋季拍卖会已于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式落下帷幕,七个专场一千四百余件拍品总成交额共计三点一九亿元。一油画成交再创拍卖新纪录在十一月二十一日下午的油画专场中,千余位买家和艺术界人士到
-
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三
-
作者:
彭明瀚
赵可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底径
江西省
主题纹饰
省博物馆
折枝
釉下彩
贮器
吉州窑
南宋
出土
-
描述:
12.元釉下彩绘水波纹长颈扁腹瓶(图12),口径2.8厘米,底径5.2厘米,高14厘米,1967年南昌市出土,现藏江西省博物馆。贮器。小口,细长颈,扁圆腹,圈足,底足无釉,露灰白色胎。口沿下、圈足均绘褐彩,其余部位满绘水波纹,波兴浪卷,翻滚奔腾,笔势的顺逆往返,运笔的轻重缓急,线条的粗细疏密,都有强烈
-
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三——瓶(上)
-
作者:
彭明瀚
赵可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波纹
纹饰
省博物馆
长颈瓶
折枝
釉下彩
贮器
吉州窑
黑釉
南宋
-
描述:
瓶作梯形颈、直口、溜肩、收腹、假圈足,略呈橄榄形,南宋梅瓶作梯形颈、唇口、圆肩、收腹、假圈足,重心较高,最大腹径在肩部,造型挺拔,比例适中;装饰工艺有黑釉剔花、白地釉下彩绘数种,装饰纹样有折枝梅、兰花等各式花卉。长颈瓶的基本造型为长颈、溜肩、垂腹、圈足,重心在下半部分,稳定性好,瓶口分直口、唇口、
-
元青花折枝菊花纹小碗
-
作者:
李伟南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呈色
博物馆
元青花
出土器物
南阳
菊花
主题纹饰
花纹
折枝
文物
-
描述:
笔者从事文物鉴定工作10年来,从来也没有奢望过在南阳一睹元青花的芳容。不久前,却有缘与一对元青花折枝菊花纹小碗不期而遇。这两件青花小碗在大小、形制、地釉、胎质和绘画风格及所用青料上完全相同,仅在施釉
-
折叠纸盒印后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其质量缺陷的规避
-
作者:
苏平安
来源:
印刷技术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特点
产品包装
印刷行业
质量缺陷
印后加工工艺
整饰效果
折叠纸盒
消费环境
-
描述:
印后加工以其精美的整饰效果和完美的塑型,为社会提供了琳琅满目、装潢精美的产品包装,为人们营造了五彩斑斓、赏心悦目的消费环境,同时也为印刷行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印后加工在折叠纸盒印制过程中尤为重要。目前,折叠纸盒印后加工工艺大体包括:烫印、上光/覆膜、凹
-
吉州窑精品鉴赏之二——纪年瓷(上篇)
-
作者:
彭明瀚
赵可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纹样
纪年
江西省
省博物馆
永和
黑釉瓷
折枝
釉下彩
吉州窑
南宋
-
描述:
吉州窑是宋元时期江西著名的民窑,它充分利用本地瓷土资源,博采众窑之长,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窑场。工匠们将传统陶瓷工艺和当地民间艺术结合起来加以创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独特的黑釉瓷和釉下彩绘瓷独树一帜,在我国陶瓷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景德镇陶录》所云:“江西窑器,唐在洪州,宋出吉州”。
-
探寻元青花流向“方位图”
-
作者:
孙欣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釉里红瓷器
景德镇
转折期
承前启后
制瓷业
青花
-
描述:
元代是景德镇制瓷业日趋成熟、承前启后的重要转折期。元代景德镇青花、釉里红瓷器的成功烧造,对后世制瓷业的影响无疑是重大的,从而决定了明清制瓷业的发展方向,也奠定了此后景德镇成为中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