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技术复制时代的困惑
作者: 四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艺术行为   创造力   无厘头   艺术家   太湖石   技术复制   展望  
描述: 从复制太湖石到人工制造太湖石,展望最新的艺术行为足以让人联想到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无厘头。非也,实在是这句话挪用于此非常贴切地赞赏了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与魄力,乃至于有那么些敢为造物者的狂妄。他的“胆大妄为”在之前的“公海漂流”“新补天计划”“园林乌托邦”“第八十六尊神像”“搜神机”等作品中便“昭然若揭”,到如今呈现“素园造石机”这样庞大而标新立异的机器,也不足为怪了。 从字面看来,这件作品是“新素园石谱”的延续。展望借明人林有麟所著之《素园石谱》之名,在《新素园石谱》中完成了对自己所作的不锈钢假山石的历史记录,隐隐宣告复制行为的暂告一段落。然而,“素园造石机”走向了更深层的复制,即从复制太湖石的外观转向复制太湖石形成的过程。具体实现为:将按照太湖石成份调配的材料经搅拌后送入机器的钢化玻璃箱中,并加以人造雨和人造海浪的冲刷、狂风的吹打、强光高温的炙烤及机器的震动,使材料最后成形为具有“瘦皱漏透丑”的太湖石特点的雕塑制品,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小时。如若说展望之前的不锈钢假山石尚需依托于自然,他此时的“造石法”已彻底抛弃了自然力,也便彻底抹杀了人对于自然造物的敬畏。
胡学富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想象力   艺术行为   创造力   无厘头   艺术家   太湖石   技术复制   展望  
描述: 胡学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1993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1993年-2004年从事于城市雕塑的设计及制作2005年在北京创立个人工作室。 1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