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只有不断关注,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与做法”:高小华教授访谈录
作者: 彭肜   支宇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法   三十年   写实主义绘画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中国当代   作品   本土化   油画  
描述: 高小华先生,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当代写实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伤痕美术"及"四川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作品多次获奖并为世界各地所收藏。现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名誉院长。彭肜,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理论与中国当代美术思潮研究和艺术策展与批评活动。支宇,博士,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与批评理论、当代艺术与审美文化研究。
油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
作者: 陈克义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法   三十年   写实主义绘画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中国当代   作品   本土化   油画  
描述: 油画·少女·穿红衣服的少女
林海勇·油画作品
作者: 林海勇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法   三十年   写实主义绘画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中国当代   作品   本土化   油画  
描述: 林海勇·油画作品
刘平·油画作品
作者: 刘平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法   三十年   写实主义绘画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中国当代   作品   本土化   油画  
描述: 刘平·油画作品
刘少牛·油画作品
作者: 刘少牛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做法   三十年   写实主义绘画   批判现实主义   当代艺术   艺术史   中国当代   作品   本土化   油画  
描述: 刘少牛·油画作品
文艺创作者的职业敏感
作者: 张光全   来源: 固原师专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体验生活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生活   注意能力   创作者   不同职业   职业敏感   文艺创作   无意注意  
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他们各自的职业敏感令人十分惊讶、敬佩。汽车司机对发动机的响声,医生对病人脉博的跳动,雕塑家对人与物的形体,画家对于色彩……都是极其敏感的。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看到《司法公报》登载的一个家庭教师杀害女主人公的刑事案件,马上引起注意,后来以此为素材,写出了欧州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红与黑》。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时,遇见了分
新中国60年版画创作发展中的图像之变
作者: 安雪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创作发展   版画艺术   相结合   批判现实主义   新中国   丝网版画   图像艺术   作品   视觉张力  
描述: 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曾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图像的时代”。在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图像——绘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电影、电视、海报、广告、数码影像,网络影像,电脑视频等,随着时代不停地转换,图像的表现空间与视觉张力得到极大的拓展。这个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图像,同时制造图像、读取图像,用图像来思维。图像与时代形成一种同步的变化与相互的助推,图像以其独特而直接的方式印证着时代的变迁。 作为一种简洁、明晰,且能不断复制传播的艺术类型,版画有着广泛的流通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其发展历程中不断印证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新中国以来的版画发展,更是和着时代的步伐节奏。新中国版画创作的图像之变源于20世纪30年代新兴木刻运动的启蒙,进而经过国统区,敌占区和解放区的发展,真正进入建国初期五六十年代版画创作的成熟,在经历了“文革”时期版画的短暂低落后,再次迎来改革开放初期和改革开放中期的新活力。笔者有幸参加了“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其中版画参展作品的遴选工作,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作品逐步清晰了新中国60年创作版画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本文正是这次梳理工作的文本小结,也试图通过对新中国60年创作版画作品的图像分析,来阐释多种因素在图像中磨合铸造的时代轨迹,或者说新中国60年版画创作发展中的图像的变化。
史书动态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史天地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活动家   动态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名人传》   《托尔斯泰传》   史书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描述: 《名人传》 本书是《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三部“英雄传记”的舍集,由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剧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所著.又称《巨人三传》。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雕塑家兼画家,另一个是小说家,各有自己的园地,但三部传记都着重记载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狄更斯和果戈理的两种艺术创作风格之比较
作者: 金钟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眼泪   “小人物”   《死魂灵》   狄更斯   批判现实主义   十九世纪   果戈理   “含泪的微笑”   资产者   艺术创作风格  
描述: 狄更斯和果戈理是两位举世闻名的作家,他们分别在英国、俄国文学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特别是他们“含笑的眼泪”与“含泪的微笑”的艺术创作风格给人们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狄更斯(1812~1870),十九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整个英国文学史上,马克思称他是“一派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发生了巨大的进步作用,直到现在还为各国人民所珍爱。果戈理(1809~1852),是十九世纪俄国批判观实主义文学大师,他和普希金被人们誉为俄国文学史上的双璧,他以自己不朽的佳作丰富和发展了俄国文学,并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