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未竟的哀思——怀念秉明
作者: 杨振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敲打出   哲学史   熊秉明   自贡   鲁迅   吴冠中   杨振宁   紧界   重计划   袖口  
描述: 秉明在八十年代为吴冠中画展写的序中说: “我们六十出头了,好像老了,好像剩下的日子不多了,又好像还很年轻,才从严冬的冻结中跳出来,精神抖擞,对未来重重计划。”他还说:“卷起袖口,肩膀的肌肉犹实,我曾写信给一个在自贡翻译西洋哲学史的老同学说‘我们这一代的话还没有说完。’”
三种活法
作者: 王开林   来源: 杂文选刊(下旬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确定   是非   选手   信仰   曾国藩   打出   国民政府   托木   院长   奥妙  
描述: 国人有三种迥然不同的活法:一是混,二是挺,三是拼。 “混”字派的心目中多半只有利,没有义,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无确定之是非,无牢靠之信仰,附草托木,夤缘求进。这种混子往往能够吃香喝辣,一旦参透个中奥妙,升官发财绝非难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谭延闿担任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既被人讥为八面玲珑的“水晶球”,也被人誉为“药中甘草”。这位和稀泥的顶尖高手若要自谦为第二,则无人敢称第一,连孙中山都曾倚仗他在各派纷争中巧妙斡旋与调和。身居高位,谭延闿抱定的居然是典型的“三不主义”:一不负责,二不建言,三不得罪人。他只活了五十岁,却早早地混到了政坛的金字塔尖,足见其功力高深莫测。他死后,上海某小报登出一副大开其涮的挽联,抓住谭延闿的“混”字派人生哲学和“水晶球”的江湖绰号大肆讥嘲,其词为:“混之为用大矣哉,大吃大喝,大摇大摆,命大福大,大到院长;球的本领滚而已,滚来滚去,滚入滚出,东滚西滚,滚进棺材。”国人见面,顶喜欢问对方“最近混得好不好”,但他们对那些已经混到宝塔上去的角色,却又往往不抱好感,不予好评,这无疑是一种相当有趣的矛盾,能够反映微妙的国民心理。 “挺”字派最为倔犟,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打脱牙齿和血吞,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处境下,他们都不肯跪下屈服,不肯趴下求饶,不肯倒下认栽。
吃啥都会饿
作者: 暂无 来源: 杂文选刊(下旬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确定   是非   选手   信仰   曾国藩   打出   国民政府   托木   院长   奥妙  
描述: ●在一个区域里成为绝对权威后,就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了。国人有为尊者讳的心理,不像外国,总统念错一个单词,都有人当面指着哈哈笑。谣曰找女人:皇上是游龙戏凤,大臣是生性好动,百姓是流氓成性。都是一回事儿啊,只不过中文太精妙了。人一旦被固定在一个职位上,就会相应地焕发出那个职位的声色来。曾言,就是苦力也经不起尊崇,只要给阳光就灿烂,只要有纵容就有撒娇。比如一把刀,刀刃的锋利有时并不重要,起更大作用的是抡起来的势。曾言,甚至长相也会因顺逆而发生变化。承蒙祖国语言的丰富,五官威仪与肥头大耳、玲珑紧凑与贼眉鼠眼,其实也是一回事儿。 ●做一梦:隐蔽着去做坏事,被发现后惶恐不安,惶恐过后依然难拒诱惑,最终公开地心安理得地作恶。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