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戏剧艺术眼点:戏眼与诗眼
作者: 李思民   来源: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眼   艺术眼点   诗眼   贯穿动作  
描述: 诗是一切纯文学应有的特质,是作者与作品中人物情感物化和心灵的活雕塑。戏剧艺术除了要有"戏"外,还必须有"诗",这样就构成了戏剧的两个艺术眼点:"戏眼"与"诗眼"。为了挖掘出"戏"与"诗",作家一方面根据戏剧艺术的叙事性与抒情性文体特点,遵循着"永远的追问"和"永远的情感"思维模式;另一方面又以某种精神探索的意味,把舞台变成灵魂的自白与拷问场,迫使观众和剧中人,连同作者自己一起接受精神的审判。曹禺因此而创作出大师级作品《雷雨》。
多情自古伤离别——《西厢记·长亭送别》艺术魅力浅析
作者: 余康发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莺莺   戏眼   《西厢记诸宫调》   张生   夕阳   长亭送别   《西厢记》   老夫人   王西厢   艺术魅力  
描述: 《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见于唐元稹写的小说《莺莺传》。金代时,艺人董解元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西厢记诸宫调》,俗称“董西厢”,其形式属说唱文学。元代王实甫,在《西厢记诸宫调》基础上,创作加工成《西厢记》,又称“王西厢”。其中的第四本第三折(俗称“长亭送别”),曲尽“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情致和意蕴,警绝深至,堪称全剧的“戏眼”,成为辉耀艺坛的千古绝调,其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