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慈生宫】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寺庙在乡土教育上的意义——以唭哩岸慈生宫为例
-
作者:
张瑛纯
来源:
台湾博物馆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教育
寺庙
唭哩岸
慈生宫
-
描述:
在台湾传统的社会中,一座寺庙的建立往往会演变为聚落的中心或市街的起点,集信仰、护佑、教化、艺术、娱乐、自治、保防、经济、社交等多元功能於一身。在80年代,寺庙成了认同乡土的一个历史记号,由此更能引发「人亲」、「土亲」、「文化亲」的情怀。乡土教育是从乡土中教学,教学中有乡土,也是让学习者能以生活经验和教材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方式。寺庙是信仰中心、是艺术的殿堂、是寻根之源、是博物馆的缩影,寺庙的教学资源,可以配合各领域发展各种乡土教材,解决乡土教学活动实施时缺乏教材的问题,进行乡土主题教学,以增进学生了解社区居民的信仰,开始留意地方的民俗活动,让学习者认识、维护、传承乡士文化;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激发立足台湾,放眼天下之心。本研究调查显示嗔哩岸慈生宫的乡土教育教学资源,有下列数项:可以了解慈生宫所在地区的历史渊源和慈生宫建庙由来及其与日其哩岸居民的关系;可以认识慈生宫神农大帝及其祭祀活动,了解遗境活动的概念,强化社区的凝聚力;藉由访问地方当老可以学习乡土语言教育;雕刻、彩绘、极联、区额、吉祥图案等知识,是台湾寺庙建筑的特色,也是慈生宫重要的教学资源,可以探索其艺术教育价值;藉着雕塑彩绘,潜移默化忠孝节义的故事;藉由慈生宫寺庙乡土教学的发展,推及唭哩岸周遭大小寺庙、古厝建筑、乡土文物等,连成一个乡土教育素材的教学面。
-
窑工的外语课-明代回回文青花瓷
-
作者:
翁宇雯
来源:
台湾博物季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教育
寺庙
唭哩岸
慈生宫
-
描述:
窑工的外语课-明代回回文青花瓷
-
何尊的启示
-
作者:
叶达雄
来源:
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教育
寺庙
唭哩岸
慈生宫
-
描述:
何尊是民國五十二年(西元一九六三年)在寶?縣出土的。器是方形圓角,下附圈足,口圓外侈,狀如喇叭,通高三十九厘米,口徑二八點六厘米,腹圍六一點六厘米,自口沿至腹底,有四個鏤空脊棱,把器分成四等分。通體有花紋,口沿下,以四個脊棱為中線,有四個蟬紋,再下為四個蠶紋,蠶身卷曲成橫S形。體前段有橫山字和正山字形紋。腹上紋飾分上下兩部分,上部以兩個對稱的脊棱中線,有兩個大饕餮圍器腹一周,饕餮的眼、眉、鼻、口、角均突出器外,狀如浮雕。角有節,卷曲成渦紋形,角尖部分鏤空,高高翹出外面,角下為兩道粗眉,象新月一樣貼在上邊,眼珠突出,中心有小圓孔。下部亦為饕餮紋,形狀大體和上部分相同,惟略粗糙,並較小一些,器周身底紋為細雷紋與三角雷紋。圈足光素,無紋飾。(以上見文物一九六六年一期)器底內有銘文十二行,一百二十二字,是西周初期一件非常重要的青銅器,對西周初期的歷史重建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