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吴为山:逃难系列:小孙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选)
作者: 吴良镛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孙   谒者   悲惨世界   主题雕塑   扩建工程   吴为山   历史悲剧  
描述: 吴为山先生创作的《家破人亡》、《逃难》、《冤魂呐喊》群雕,使拜谒者顿觉震撼。如以那组冷酷的高墙象征帷幕,将当时的人间浩劫展现在拜谒者眼前,仿佛又回到那悲惨世界。这里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只是苦难同胞在野兽奴役下的恐惧悲号与死亡前的挣扎,展现了人类罕见的历史悲剧,是雕塑的史诗。
感受巴黎
作者: 凯宾   来源: 老人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黎圣母院》   感受   巴尔扎克   黄昏   凯旋门   《悲惨世界》   拿破仑   巴黎公社  
描述: 巴黎是黄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黄昏是巴黎的组成部分,没有黄昏就没有巴黎,而没有巴黎黄昏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巴黎用街景把自己变成一幅油画、一枚古董,镶进黄昏里……巴黎,对我来说是《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佐拉、巴尔扎克、巴黎公社、凯旋门、拿破仑,还有沙特、毕加索……太多了,说不完。
圆明园中雨果的眼神
作者: 王童   来源: 海内与海外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额尔金   虐待俘虏   巴特勒   大英博物馆   英法联军   巴夏礼   著名雕塑家   根西岛   《悲惨世界》   欧洲文明  
描述: 日前到圆明园去拍片子,觉得应将雨果当年痛斥英法强盗焚毁这人类精华园林的檄文镌刻在侧。令我感到宽慰的是,这信与雨果的塑像现在真就对映在了离被蹂躏的圆明园大水法遗址东侧50米处。雕像及用中法文镌刻着雨果谴责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暴行的《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在树影下,在游人的围观审视与阅读中,感概万千。这雕塑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法国东方华人协会共同捐赠,法国著名雕塑家娜什拉-凯努制作。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