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心理结构】搜索到相关结果 2 条
-
论戴望舒的诗情结构
-
作者:
姜云飞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直觉印象
文本特征
戴望舒
诗歌文本
本文意
诗歌理论
意象
主情文学
艺术追求
心理结构
-
描述:
诗是主情文学。诗情之于诗,有如灵魂之于固体,几乎人人皆知。但在诗歌理论界,却有熟视无睹的倾向,以至长期来一片沃土近乎荒芜。诚然,创作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单就一首诗看诗情的产生,固然有其偶然的突发的契机,但若将一个诗人一生或某一特定时期内发表的作品看作一个文本体系,我们就会发现诗情其实有着内在的、极有机的结构。分析这类总体诗情结构,不仅可看出诗人独特的艺术追求,更可透示出诗人深层的心理结构。因此本文意在直觉印象的基础上,努力深入望舒诗歌文本,理出一个较为客观明晰的诗情结构系统,并考察一下这一诗情结构是如何在具体作品中呈示出来,呈示过程中又表现出什么样的文本特征。一、诗情的感召结构戴望舒一生只留下了92首诗,在这些玲珑清丽的小诗中,色彩意象很引人注目。有关青色的(戴
-
再论观念、意识、教学——谈绘画教学的语言观念和审美意识
-
作者:
胡悌麟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心理结构
造型观念
教师
语言观念
审美意识
再论
艺术语言
绘画教学
油画教学
艺术学院
-
描述:
1988年,就当时我国的美术教学,尤其是油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曾撰文《观念·意识·教学》(发表于该年《艺圃》及全国油画教学讨论会),论述了我的看法。经过近年我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事变和发展,至今我仍持该文的基本观点。不过,从吉林艺术学院乃至吉林省的具体情况来看,我认为有必要就该论题做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