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
作者: 赵萌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   美学思想   肖像雕塑   美学特征   虚实相生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传统   空间意识   雕塑艺术   心理结构  
描述: 一 “虚实相生”的空间意识 比西方最早的美学思想即古希腊的“仿摹说”形成还早一个多世纪的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庄子的学说,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中国文化内核的心理结构和审美心态,的形成,直接影响着艺术活动行为和艺术形式的发生与发展,并被中国古代艺术家们广为接受和发扬光大。由此可
彭红、宗涛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   美学思想   肖像雕塑   美学特征   虚实相生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传统   空间意识   雕塑艺术   心理结构  
描述: 彭红、宗涛
廖一百 彭娣
作者: 董明光   张跃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   美学思想   肖像雕塑   美学特征   虚实相生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传统   空间意识   雕塑艺术   心理结构  
描述: 廖一百 彭娣
永远的丰碑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气”   美学思想   肖像雕塑   美学特征   虚实相生   中国古代艺术   中国传统   空间意识   雕塑艺术   心理结构  
描述: 永远的丰碑
编首语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饰品   文化意义   民族文化   斯里兰卡   中国人   国石   心理结构   石头  
描述: 跟钻石作为南非的国石或者猫眼作为斯里兰卡的国石不同,中国的国石位置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然而,我们的目的也不在于选出哪一类石头作为国石的候选者。没有办法证明祖先拿起的第一块石头是当做工具还是装饰品,但是我们至少知道它反映了一个民族内在的心理结构和价值取向。当我们在不断地深入发掘出中国人在玩石赏石活动中所传递出来的内在的文化意义时,会越发觉得这种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它所有的特质都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