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德镇市】搜索到相关结果 78 条
-
我看景德镇的古窑古宅
-
作者:
杨永峰
来源:
城乡建设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
迁建
搬迁
景德镇市
参考价值
古宅
古建筑
-
描述:
我在景德镇市工作25年,是我这辈子工作年头最多的地方,对那里怀有深厚的感情。虽然离开20多年了,可一直心系瓷都。每当从报纸、电视上看到景德镇市取得新成就,总是由衷地高兴。看到川流不息的中外游客在那里
-
景德镇“六个到位”抓好评议阶段质量
-
作者:
余爱菊
曾亚平
来源:
党建文汇(上半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员
先进性教育活动
思想工作
质量
江西省
督促检查
评议过程
端正态度
景德镇市
党组织
认识到位
-
描述:
江西省景德镇市立足“六个到位”,对先进性教育活动分析评议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和督促检查,有效地确保这一阶段工作的质量。一是端正态度.思想认识到位。针对开展分析评议过程中有些党员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思想顾虑的问题.全市各级党组织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引导党员摒弃私心杂念。
-
江西景德镇市枫树山森林苗圃
-
作者:
蒋祥英
来源:
中国林业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圃率
经营面积
国外松
森林
育苗
马褂木
景德镇市
枫树
苗圃
江西
-
描述:
景德镇市枫树山森摭苗圃成立于1978年,坐落在景德镇市东郊,现经营面积4.7万亩,其中杂交马褂木、国外松种子园面柢645亩,可育面积1000亩;现平均年培育苗木面积选910亩,一级苗出圃率达90%以上,
-
江西景德镇明清御器(窑)厂落选御用瓷器处理的考察
-
作者:
权奎山
来源:
文物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理方法
景德镇市
御器厂
落选御用瓷器
明清时期
江西
-
描述:
明清两代对御器(窑)厂烧造的御用瓷器质量要求高,拣选十分严格,因此在烧成御用瓷器中出现了数量众多的落选品。经考察,明清御器(窑)厂对落选御用瓷器处理方式的变化,应与当时制度规定的改变或调整密切相关。
-
江西景德镇市明清御窑遗址2004年的发掘
-
作者:
刘新园
权奎山
李一平
来源:
考古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炉
江西景德镇市
明清时期
瓷器
御窑遗址
-
描述:
2004年对景德镇明清御窑遗址继续进行发掘,发现了墙、窑炉、埋藏瓷器的小坑等遗迹,出土了瓷器、窑具、制瓷工具等遗物。这对研究景德镇明代御器厂的发展、变迁、烧成技术及其渊源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倾力解难题办实事——记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朱民安
-
作者:
林瑞士
凌志明
来源:
中国民兵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党委
山区
区委书记
双拥工作
实事
江西省
难题
人武部
景德镇市
工作作风
-
描述:
“朱书记话不多个不高,抓双拥解难题敢撑腰。”这是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朱民安倾心关爱武装和双拥工作的真实写照。自2004年担任珠山区区委书记以来,他以一个农民儿子朴素无华的工作作风,带领党委“一班人”倾心为武装和双拥工作解难题、办实事、送温暖,切实在第一书记岗位上履好职责。
-
才情舆灵魂的激荡——读龔循明陶瓷人物、山水画有感
-
作者:
刘德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画
江西省
奖章获得者
景德镇市
中国工业设计
陶瓷艺术
工艺美术
明陶瓷
美术家
景德镇陶瓷
-
描述:
奖章获得者、景德镇市劳动模范、景德镇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现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师大商学院客座教授、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是瓷都景德镇年纪最轻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陶瓷艺术家。
-
景德镇市台办及时救助被风雪围困的台胞
-
作者:
暂无
来源:
台湾工作通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
台办
市民
台胞
观光
景德镇市
途经
公交总公司
祖国大陆
代表
-
描述:
前不久,台湾桃园市民代表赴大陆观光团在乘车去南昌的路上,途经景德镇时,车子突然抛锚,坏在了路上,当时,正值景德镇市普降大雪,路上车辆、行人稀少。景德镇市台办在接到求援电话后,办领导立即赶往市公交
-
景德镇市酸雨分布规律研究
-
作者:
徐卫民
刘彦
来源:
江西能源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酸雨
景德镇市
-
描述:
利用近8年的酸雨监测资料,统计了景德镇市酸雨分布规律,根据雨水中离子成分分析了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
一个人的景德镇
-
作者:
柯平
来源:
西湖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文化
脑筋急转弯
宫廷
泥土
景德镇市
朋友
瓷器
全过程
代表
-
描述:
在旅行途中路过江西省的景德镇,平整的 街道、高大茂盛的梧桐树、明清风格檐角略翘的 屋脊,以及闪烁在市民脸上那质朴的火焰与泥 土的光泽,于宁静与澹定中,显示出丰厚的区域 文化所特有的那种底蕴和氛围。这是去年初夏 的一个黄昏,天空下着微雨,本来我此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