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徐晨 】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徐晨阳“非时”作品展
作者:
周夕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子形象
中国工笔画
徐晨
绘画语言
油画作品展
艺术家
印象主义
丰富性
描述:
2012年5月5日四九画廊呈现了旅日艺术家徐晨阳的新近油画作品展。徐晨阳的绘画语言很特殊,以油彩错落堆积的方式创作着一种有着印象主义光感的绘画,但在刻画形体时,他又呈现了中国工笔画一般纤细分明的边缘线。徐屠阳喜欢描绘沉静悠然的女子形象,人的内在的丰富性在他的画中优雅地呈现出来。
独特的存在:青年艺术家徐晨阳个展
作者:
彭峰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徐晨阳的绘画是非常独特的,有着完全个人的东西。如果画写实的画,现在比谁画得细一点,画得不细一点,我觉得都是程度上的差别。或者在题材上变化,这不会显得很独特。徐晨阳的绘画使用的完全是一种个人的语言,一种独创的技法。这种语言一点一点画,很费劲很慢,不容易才画出一幅画。同时,因为他做了这种肌理之后,使得油画流畅性受到一些损害,同时也失去了一些油画语言的优势。
雕塑市场举重若轻
作者:
朱小钧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雕塑的市场前景如何? 在拍卖市场和收藏方面,雕塑似乎看不出来有多大起色,因为相比国画、油画,这始终是个小门类而已,而且对收藏的空间也有一定要求,即便有钱人也不见得有多少闲地方放雕塑。所以,尽管当代雕塑作为拍卖种类,早在1995年就已经出现在拍场,还常常和油画放在一个场次中进行拍卖,但不管是上拍数量,还是成交量、成交价都无法与油画相比。可就更大范围的艺术市场而言,很多雕塑家过得不比知名画家差,因为过去20年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地产建设热潮,对雕塑的需求相当大,有点地位名气的雕塑家不缺做城雕、景观的项目,挣的钱不少。
徐健国:一个人的艺术史
作者:
尚晓娟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南1 展厅入口进去,艺术家的作品以时间为轴,向两侧延展,左侧是清一色中国画,右侧是油画。最后,中国画与油画展示结束,中西两种画法归源到同一幅作品《大同图》。
春拍,从滑铁卢转向集结号
作者:
罗忠学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截至本刊本期截稿之日,2013年春拍基本上尘埃落定。今年春拍明显与往年有所了不同,。虽然成交率一如既往的,又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作品单价鲜见高价。单价最高国画作品是黎雄才的《长青不老松》,成交价为8960万元人民币;最高单价油画作品是吴作人的《战地黄花分外香》,成交价为80 50万元人民币;在世艺术家单价最高作品是崔如琢的《千山飞雪》,成交价为7 715万元人民币;在世最高艺术家的油画作品是曾梵志的《江湖》,成交价仅为2379.11万元人民币。
ChiFra 2013中法艺术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由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索非亚国际艺术基金会协办的“C h i F r a2013中法艺术展”于2013年10月23日至10月31日在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办。 此次将展出40多位当代中国和法国艺术家的上百件油画、雕塑和版画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文化角度为两国的公众集中呈现中法艺术家最近30年来的艺术发展历程和成就。
当代艺术品,到哪里去卖?
作者:
罗忠学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从接到的电话中,我们逐渐清晰,读者对我们所提出的“当代艺术”概念是模糊的。所以,我们首先解释的问题是—— 什么是当代艺术? 很多读者对“当代艺术”概念模糊,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艺术界和收藏圈子里,“当代艺术”的概念也是模糊的。因为它一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当代艺术,就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自然包括油画,包括国画,也包括装置、影像。第二层含义是指内涵上的,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比如我刊曾经刊登过的谭平、王颉、张哲溢等,很多写实油画家就不承认自己的作品是“当代艺术”。
尚扬:追求艺术的天然偶成
作者:
尚晓娟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2011年春拍,北京保利油画与当代艺术专场,一幅长3.85米、高1.4米的作品《黄河船夫》受到在场藏家的追捧。此画很容易使人想起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幅作品不仅描写的对象相似,尺幅也差不多,画面中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为两件相隔百余年的作品赋予了纪念碑性的视觉张力。 最后,这幅作品以3162.5万元的高价被拍走,打破作者作品最高拍卖纪录,也让他由此与常玉、吴冠中、赵无极等名家作品一起跻身千万元俱乐部。
廖金助:从年轻人开始收藏
作者:
罗忠学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廖金助,这个来自中国台湾的藏家,每个月都会飞到北京来,寻找新的收藏或投资渠道。在台湾,他开了一家名叫“台北798”的画廊,他笑称自己实在不会取名字,就拿“798”做了现成的名字。从翡翠到油画,还有国画,甚至工艺品,几乎没有他不涉猎的领域。不过现在,他把精力都放在了国画和油画上。这次,他又飞到了北京,我们在798的一家画廊里采访到他。 《艺术与财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艺术品的? 廖金助:快20年了吧。
十万元的艺术品能升值多少
作者:
罗忠学
来源:
投资与理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徐晨
个人
青年艺术家
绘画
描述:
万元以下的作品未来的升值空间到底有多大。当然,升值很重要,收藏更重要,就算不出售,谁也不希望挂在家里墙上的那件作品,10万元买的变成了1 万元,谁都希望它变成了100万。就算不卖,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也有个吹牛的资本:“看,我当年10万元买的油画,现在值100多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