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丁香 紫薇 天竹 水仙
作者: 赵树海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卉画   国画技法   彩墨画  
描述: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丁香花与叶的组合;紫香蜂舞;轻歌曼舞;胭红深处;彩蝶争艳;五彩缤纷等。
重彩花鸟设色技法
作者: 李晓明编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花鸟画   工笔重彩  
描述: 工笔重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书详细讲解了重彩画的绘制要点以及颜料的运用等技法,配上数幅作品步骤加以分析,是美术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重彩花卉画法
作者: 檀东铿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重彩   花卉画   技法(美术)  
描述: 本书为“中国画技法丛书”之一,收录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檀东铿多幅工笔重彩花卉画作品,并对画作进行了步骤讲解,为中国工笔画描摹准备了重要素材。
华美国色 重彩人物画法
作者: 崔景哲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工笔重彩   人物画  
描述: 在我国的传统工笔画艺术中,人物画是重要题材之一,也是最难表现的。 本书收录了作者最新创作的一批工笔人物画作品,表现民国时的服饰居多,主色调以红色为首选,作品很具时代特色,技法又很传统,生动地刻画了美丽女子的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
赵成伟清装红楼梦人物画
作者: 赵成伟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工笔重彩   人物画   中国   现代  
描述: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品中的人物被广大读者所熟知。本书作者吸收日本画的技法,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红楼梦》人物画,全书以工笔重彩的绘画风格,以工整细致的画法描绘,并以清装红楼人物形象,力求将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工笔重彩荷花画法
作者: 林玉琦绘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重彩   hua   花卉画   荷花   国画技法   he  
描述: 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扶蕖、水芝、芙蓉、荷华、水华、水芙蓉、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荷花全身皆是宝,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藕和莲子是美食,从民间到宫廷的食谱中常见用藕和莲子制作的佳肴,用藕制的藕粉也是婴儿和老年人常用的食品。莲子,古为珍贵食品,今仍是高级滋补营养品。古代因造纸业不发达,荷叶常用来做商品的包装,鱼和肉用荷叶包装既保鲜又无污染。 荷花是圣洁的象征。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早在1.35亿年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都有荷属植物。古植物学家曾于40年前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该化石距今至少有1000万年。在我国,1973年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荷的花粉化石,经测定距今7000年。远在2500多年前,吴王夫差就曾在太湖之滨的灵岩山离宫(今江苏吴县)与宠妃西施欣赏荷花,特修筑“玩花池”,移种野生红莲。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荷花公园。隋唐时期,长安(今西安市)慈恩寺附近有“芙蓉苑”。
工笔传统山水画法
作者: 贾国英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工笔重彩   hua   花卉画   荷花   国画技法   he  
描述: 工笔传统山水画法
华彩溢香 重彩人物画法
作者: 付洛红插图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工笔重彩   人物画  
描述:华彩溢香:重彩人物画法》主要内容简介:工笔人物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兴起、壮大、鼎盛的。从秦、汉开始,工笔人物画不只是作为一种纯粹审美的需求,它更多的是一种企盼,是理想化的再现。在战国帛画《龙凤人物
卉香清幽 重彩花鸟画法
作者: 薛局波插图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花鸟画   工笔重彩   技法  
描述: 《卉香清幽:重彩花鸟画法》内容简介:艺术理念践行着人文精神,并使之浸透于绘画肌肤而形成人文风骨,放射出精神的能量。五代时期是中国传统花鸟画的发展成熟期。黄筌是工笔花鸟画派的代表,其作品总体特征为精致
彩墨五色牡丹画法
作者: 施荣宣插图   来源: 天津:天津杨柳青画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技法(美术)   牡丹   彩墨画:花卉画  
描述:墨五色牡丹画法》内容简介:牡丹是中国传统名花,它端丽妩媚,雍容华贵,兼有色、香、韵三者之美,素有“百花之王”、“富贵花”之美誉,艳冠群芳,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一直被人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