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粉彩山水“平逸野趣”的意境之美
作者: 胡丽芳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山水   意境   粉彩  
描述: 作为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粉彩在景德镇陶瓷文化历史上扮演着辉煌的角色。其创作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等,然而,粉彩山水与其它几种题材所体现出的风格特色迥然有别,其中蕴含了意味浓厚的"文气"。本文试图以李小聪粉彩山水为例进行挖掘分析,具体阐述这种特殊题材中所体现出的意境之美。
略论粉彩人物画的溯源
作者: 江枫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   粉彩人物画   工艺美术  
描述: 粉彩瓷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它以粉润柔和,色彩绚丽,画工精细,富丽典雅的独特风貌而享誉海内外,受到陶瓷艺术收藏家和人们的喜爱。粉彩瓷画形成于明末清初,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架起设计、生产与消费的桥梁——论设计师的任务与责任
作者: 潘玲霞   朱彬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色彩   陶瓷设计   美感  
描述: 在交流中,各种实体互通有无,是通过一定媒介进行的,比如语言作为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担负了中间桥梁作用。在现代工业社会形成了以市场为媒介的商品流通体系,一切商品,诸如生产和生活用品、人才和信息商品以及具有商品要素的各种文化产品等等,都要通过市场进行流通和交换。这样架起联系生
古韵悠悠 神出象外——读曹木林粉彩人物瓷画作品所想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瓷   人物   景德镇市   瓷画   作品   粉彩  
描述: 和许多人一样,我喜欢阅读江西省工岂美术大师、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所所长曹木林的粉彩人物瓷画作品。其清新、清和、清静、清淡或匠心独运的构图,简练传神的造型以及古朴大方的色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缘。
论工笔花鸟在粉彩陶瓷装饰中的魅力
作者: 刘云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瓷   工笔花鸟画  
描述: 根据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表现方式,又由于粉彩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因此吸收了西方绘画技巧的工笔花鸟应用到瓷器中,在坚持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提升了粉彩瓷的艺术风格、艺术思想、文化价值、审美特征。
英胜香陶瓷藝術
作者: 英胜香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新彩   优势  
描述: 英胜香陶瓷藝術
谈谈粉彩的陶瓷装饰艺术之美
作者: 邵小凤   谢天骥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审美特征   艺术之美   文化内涵   陶瓷载体   表现形式   陶瓷艺术   装饰艺术   审美内涵   粉彩  
描述: 当陶瓷问世不久,先辈们就发明了陶瓷装饰,虽是寥寥几笔,但从先辈们的主观意愿上是为了让陶瓷更美观,更有欣赏价值,因此先辈们在洁白的陶瓷上大显身手,创造发明了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粉彩装饰艺术瓷。粉彩
浅谈“珠山八友”的瓷绘艺术
作者: 杨拥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官窑   艺术市场   清代瓷器   唐三彩   艺术团体   创作   明清时期   景德镇陶瓷   中国瓷器   珠山  
描述: 中国瓷器历来是世界各地收藏家们热衷的对象,无论是上古的陶器,还是中世纪的唐三彩,抑或明清时期的官窑瓷器,至今唐三彩还保持着中国陶瓷拍卖的世界记录。当"康乾盛世"创造的辉煌渐渐离我们远去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宁钢教授陶瓷艺术作品赏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玻璃白   高温烧成   工艺精细   釉上彩   刘雨岑   陶瓷文化   粉彩瓷   国画技法   景德镇陶瓷   程意亭  
描述: 宁钢,博士,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景德镇陶瓷学院院长助理、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国家级大师联盟会副主席,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装饰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硅酸盐协会陶瓷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赣鄱英才,江西省首批文化名家,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
探讨怎样运用新彩来表现山石的肌理
作者: 刘少倩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现手法   颜色   水彩画   新彩   色彩   运用   景德镇陶瓷艺术   肌理   创作   中国画  
描述: 可以构成新的色相,使陶瓷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更容易掌握。新颜色可用油、胶和水分别调色,均能得到理想的效果。在技法的运用上,可广泛地吸收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有鲜明的明暗、深浅、阴阳的层次对比,弥补了其它画种的不足之处。
< 1 2 3 ... 50 51 52 ... 156 157 15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