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关于开设“画面肌理构成”课的教改实验
作者: 王化斌   来源: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内容   包豪斯   画面肌理   教学计划   单独设课   教改实验   肌理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平面构成  
描述: "构成"一词源于1921年原苏联罗德琴科与斯杰潘诺娃主持的艺术研究所,以及荷兰构成主义"风格派",准确的定义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视觉艺术造型的艺术表现形式。把"构成"当作一门设计基础训练课纳入正式教学计划是从1919年魏玛造型艺术设计学校开始的。这所学校由华尔德·格罗佩斯(又译"格罗彼乌斯")创办,名曰"包豪斯"(意译:建筑生产作坊)。当时包豪斯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相关艺术表现形式综合在当代建筑设计中,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既是艺术设计家也是实践家。由于这些主张具有符合当
斗彩刍议
作者: 邓禾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彩绘瓷器   彩绘方法   斗彩  
描述: 品种,提高装饰效果,美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斗与青花五彩是在青花基础上产生的两种彩绘瓷器,它们均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种色彩,施工艺也颇为相似,因此常有人将斗五彩混同,有种传统
银装素裹 分外妖娆———余文襄的“粉彩”雪景及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 沈盛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粉彩雪景   余文襄   美术陶瓷   陶瓷美术家   艺术特色  
描述: 余文襄(1910—1993)是闻名遐尔的陶瓷美术家,自幼热爱大自然,酷喜作画。虽说家乡故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名山大川和楼阁胜境,但隆冬那冰雪皑皑的山峰,迷茫的无垠雪原,挂满冰棱的大树小枝……这一切都使他志驰神往、流连忘返。自古以来,冬天里北风呼啸中那飘飘洒洒的飞雪,人们都视之为吉祥之物,“瑞雪兆丰年”,表达了劳动人民对雪的美好寄托。
浅绛彩瓷画艺术
作者: 刘昌兵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艺术   光绪年间   作品   民窑   粉彩   瓷器  
描述: 清咸丰年间,景德镇民窑开始出现一些特殊的粉彩瓷器,施浅淡,以赭(淡赭或赭褐色)为主要或重要着色剂,淡泊温和,有别于普通意义的粉彩。同治、光绪年间,这类釉上彩瓷又衍出以水绿、草绿等浅绿为主、佐配
我国的赏月习俗
作者: 薛允连   来源: 友声杂志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秋节   云南彝族   芦笙   玉兔   五彩缤纷   云南傣族   传统习俗   圆饼   习俗   苏州  
描述: 中秋之夜,玉兔上升。在月圆人尽望的良辰佳夕,一览我国民间的赏月习俗,堪称五彩缤纷。 走月 苏州赏月的习俗叫
论中国民族服饰的色彩
作者: 戴平   来源: 戏剧艺术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   民族服饰   服饰美   色彩艺术  
描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之中。日月光华、云霞彩虹、红花绿叶、粉蝶翠鸟、金银玉宝……自然界的五颜六色,构成了色彩的世界。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也包含着一部色彩装饰艺术的历史。早在人类
新石器时代粤闽台彩陶文化
作者: 孙天健   来源: 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陶文化   新石器时代  
描述: 以镂孔、刻划纹、彩绘相结合为特征的环珠江口沙丘遗址彩陶文化,以印纹陶加彩绘为特征的昙石山彩陶文化共同构成了粤闽台彩陶文化.以几何纹饰为特征的芝山岩彩陶文化.粤、闽、台彩陶文化与长江流域彩陶文化存在密切交流关系.
清宫雍正粉彩瓷
作者: 陈润民   来源: 收藏家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绘瓷品   景德镇   清代   雍正粉彩瓷   装饰方法  
描述: 粉彩是我国瓷器釉上彩绘的一种独特装饰方法,也是景德镇传统彩绘瓷品种之一,因料中含有玻璃白粉而得名。这种“玻璃白”粉实际上是一种含氧化砷的玻璃白,由于砷的乳蚀作用,使所有颜色都“粉化”成不同深浅浓淡
五彩缤纷的变色彩灯控制器
作者: 苏成富   来源: 电子与自动化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色彩灯   控制器   发生二极管  
描述: 本文介绍的变色彩灯控制器,采用新颖别致的显示方式,使得8只变色发光二极管即使采取简单的直线方式显示,亦能获得五彩缤纷色彩和意趣盎然的动感。电路工作原理该变色彩灯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IC1、IC2
关于仲夏夜之梦
作者: 高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八十年代中期   水彩画   仲夏夜之梦   伊丽沙白   斯特林堡   竹林七贤   诺贝尔奖   乡村舞   美术作品   瑞典人  
描述: 同大多数中国美术界的同行一样,我对瑞典的了解最早是1979年4月通过参观《瑞典十九世纪美术作品》在北京举办的展览会,安德鲁·佐恩的水彩画《我们每日的面包》、《在丛林中》和油画《乡村舞会》给我留下了
< 1 2 3 4 5 6 ... 21 22 2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