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泰兴市溪桥镇被授予“中国提琴产业之都”称号
作者: 暂无 来源: 江苏企业管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区域性特色经济   提琴   称号   产业集群   景德镇瓷器   授牌仪式   泰兴市  
描述: 1月1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乐器协会在泰兴市举行隆重的授牌仪式,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将“中国提琴产业之都”这一代表我国乐器行业最高荣誉的牌匾授予溪桥镇。至此,泰兴市溪桥镇正式以“中国提琴
对于改变,我不恐惧:倪昆对话焦兴涛
作者: 李小溪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方式   语境   艺术家   艺术系统   恐惧   艺术史   作品   雕塑   对话   中国当代艺术  
描述: 倪昆:我上次从伦敦回来后有这样一种体会,是关于作品的形态和外部语境之间的认知差异的。我们一直将西方的艺术系统作为我们学习和参考的体系,但是我们所面对的现实语境和西方比起来,却有着太大的不同。比如说政治,在我们的当代艺术体系里,虽说它不是外部语境的全部,但却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外部存在。在西方,因为他们自身的社会体
瑞士斯考莱格基金会:马修·巴尼“布满伤口和钉子的祷告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瑞士   橱窗陈列   马修·巴尼   伤口   祷告   艺术形式   作品   基金会  
描述: 著名艺术家马修·巴尼将在瑞士斯考莱格基金会展出自己的系列作品“绘画抑制(drawing restraint)”,这一系列作品包含了行为、录像、雕塑、橱窗陈列等多种形式。其中某些作品是从MOMA马修
对真实的感知:阿丽佳·柯维德
作者: 阿布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真实   西方艺术   分类排列   摄影作品   镜子   传统手法   钟表   静物画   创作方式   日常生活  
描述: Kwade)重新思考并认识了时间这一概念,她同样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创作了一系列的摄影,录像和极富工艺性的雕塑作品。柯维德仿佛回到了宇宙的最初状态,在那里,物质、空间和时间融为一体。柯维德一直在不断地感知这些真实而抽象的现象,并通过她的艺术方式把对光、声音、时间的理解表达出来。
浅析哥特文化元素对近现代的影响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学术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风格   哥特式   元素   影响  
描述: 哥特式艺术风格指12世纪至16世纪欧洲出现的以建筑为主的艺术,包括雕塑、绘画和工艺美术。这种风格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现代整个世界,反映在不同的艺术领域,如绘画、雕刻、装饰、音乐等艺术形式上。其特点是
想象幸福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综合材料   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  
描述: 童振刚的硕大工作室静谧而富有格调。一幅幅靠墙陈列着的作品边摆放着的盆栽,懒洋洋地躺在桌上的几只猫咪以及摆放在正中的木质长桌上古朴精致的茶具,充满了大自然的情趣与远离喧嚣的禅意。而这个不事雕琢却和谐天然的工作室,也映衬了童振刚作品中自然不自然写意的那份清幽。“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樱桃树和地下的草莓发起了一层层绿芽。站在工作室楼上的窗前看到这片生机,冲动万分。成千上万只的大灰喜鹊起舞在三百多亩的园中。几百只油麻鸡和十几只土狗相闻,场景好不欢喜。”这是童振刚随笔中的一段文字,艺术家对大自然的钟爱跃然纸上。 得益于清新自然的环境,采访在轻松随意的氛围中开始,而童振刚爽朗随和的性格也使采访妙趣横生。整个谈话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高深的艺术理论或是术语,童振刚更喜欢用最朴素的语言讲述他的生活,阐释他的作品。而这些最平时的语言背后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艺术的执着。从书法、篆刻,到水墨画、版画,再到油画、雕塑,皆被童振刚研究至深。从八十年代开始投入创作至今,在二十多年的反复思考和实践中,童振刚创造了一系列艺术语素:瓷瓶,鱼,花簇,团扇,鹦鹉,猫,书法和印章,成了他特定的语言,构成了其系统连贯的艺术符号和独树一帜的个人面貌。
你不孤单
作者: 侯晓盼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综合材料   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  
描述: 一成不变的路线 以及,相伴着的两个生命…… ——关于“表情”系列作品的感受,2010年3月12日记,于杨扬 不用思想,只需感受 以狗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少。绿狗、红狗、黑狗、活狗、死狗、气球狗、穿衣服的狗
稀世影像 百年传奇
作者: 白晶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绘画语言   综合材料   表现形式   中国油画  
描述: 那些经典的影像犹如面对生活的一面镜子,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会粘住艺术家的目光,迫使他们举起相机去摄取,于是经典在瞬间诞生。百年之后,这些如古舞般珍贵的影像已身价不菲,惊为奢物。 黑白个性 1835年从英国人威廉·亨利·福克斯·托尔伯特手中诞生了第一张黑白照片至今,影像艺术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在数码技术更迭如此迅速的今天,摄影已经慢慢变得产业化、工业化,这是个图像狂欢、影像狂欢的时代,当然它更是一个影像垃圾大量滋生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拍,每个人的手机都是一部照相机。以至于摄影变成一个越来越容易,然后变得没有深度。这样的现象让我们开始反省与怀念曾经那一张张刻骨铭心的黑白影像。 时光倒流回1886年,宾西法尼亚百年展览首次开辟了一个专门展厅陈列摄影作品,这使得摄影作品获得了与油画等其他艺术作品比邻的权利。然而即便如此,由于照片成像的技术,人们始终无法将它与不需要任何“机械操作”的艺术品等同起来。理论上来说,只要底片完好无损,就能无限制地冲洗照片,因此与通常独一无二的画作或是雕塑相比,摄影作品似乎先天缺失了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重要条件之一:稀缺性。这也是摄影作品投资早期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能混在复杂而纷乱的境地里独善其身吗? “彳亍:亚洲行为艺术之实践与档存”后记
作者: 魂游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文献   独善其身   发展中心   研讨会   创作形式   艺术家   行为艺术   艺术形式   实践   亚洲地区  
描述: 不少人说,相对于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绘画或雕塑,行为艺术往往由艺术家直接用身体或自己介入作品以实现概念或主题,并不需要特定技术的训练或掌握,也就是人人可负担与应付。作为一个技术要求低而门坎低的创作形式,行为艺术不该是简单直接的吗?但实
物语
作者: 焦兴涛   来源: 当代艺术与投资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维空间   物质形态   中立体   兴趣   材料   人类   艺术形式   作品   雕塑   现成品  
描述: 我看来,除却作为一门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所具有的定义、概念和约定俗成之外,雕塑在形态上,就只剩下三维空间中立体的物质形态这个最后的外壳了。我的兴趣是:我们身边的所有物品都具有三维
< 1 2 3 ... 8 9 10 ... 84 85 8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