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式】搜索到相关结果 289 条
-
探索油画的东方风采——谈李书安的画
-
作者:
邵大箴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客观对象
形式语言
民族气派
油画民族化
西方美学
油画创作
本土化
中国油画
-
描述:
李书安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艺术家,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逐渐懂得画画不能单凭技巧,画画不是单纯地模拟客观对象;懂得油画自西方来,要在中国这块土壤上扎根、开花、结果,必须要融进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与格调,获得有别于西方美学思想的东方色彩。他在学习与研究中,注意到了现代西方油画的变化,注意到了中国许多前辈艺术家在油画民族化、本土化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他的理想和追求首先是努力用心灵作画,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与此相关的是他不断探求油画语言的民族气派和东方特色。正是由于在这两方面所做的探索,使他的油画创作形成了自己的面貌。
-
面对“维纳斯”
-
作者:
李巍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维纳斯雕像
一年级学生
构成课
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维纳斯
艺术设计
“思想者”
抽象形态
平面表现
-
描述:
时下,正是达利的几百幅绘画、雕塑、青铜、玻璃制品和家具等艺术设计,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地巡回展出的时节。在美院的广场中,罗丹的“思想者”和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交相辉映。罗丹的引力、达利的张力,无不让观者感到震撼和激动。 欣赏着达利的“带抽屉的维纳斯”,就仿佛体验到了达利“带抽屉”的内心世界,装满了他的情感,幻想和困惑,无时不在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是呀,面对生活,面对艺术,面对社会,面对自己,面对亲情,面对友情,面对爱情,我们的内心又有多少个抽屉呢?
-
清代的煤窑出租
-
作者:
吴晓煜
来源:
煤炭企业管理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利义务
经营权
煤窑
煤炭行业
所有权状
出租人
煤炭企业管理
承租人
租赁费用
经营方式
-
描述:
《煤炭企业管理》杂志上刊登了关煤窑转卖情况的介绍后,有的读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清代煤窑买卖的事例较为普遍,那么,煤窑可以出租吗?巧的很,在我国清代一些矿区,出租煤窑的现象也并不少见。这里就专门谈一下出租煤窑的有关情况。
-
为什么推荐使用“无动于衷”“毋宁”“毋庸”“五彩缤纷”“五劳七伤”“稀罕”“稀奇”“稀少”
-
作者:
暂无
来源:
小作家选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稀疏
新华
词形
参见
五彩缤纷
五劳七伤
词典
规范形式
异形词
词频统计
-
描述:
为什么推荐使用“无动于衷”“毋宁”“毋庸”“五彩缤纷”“五劳七伤”“稀罕”“稀奇”“稀少”
-
诗画的舞台“黎明”——简评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作者:
乔宗玉
陈阿丁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艺术
戏剧评论
表现形式
话剧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描述:
由童道明、查明哲改编自前苏联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中篇小说的话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象一首豪迈的英雄史诗,又似一幅凝重的俄罗斯油画,在苍茫的白桦林中抒发着青春的礼赞,在枪林弹雨里进行
-
《城市雕塑》专栏征稿内容及范围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得失成败
案例分析
现代城市生活
构成方式
公共环境
创作过程
构成环境
学术语言
城市雕塑
制作单位
-
描述:
《城市雕塑》专栏征稿内容及范围
-
瓷都景德镇为陶瓷工人塑像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生产方式
景德镇
陶瓷雕塑
文化底蕴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瓷都
工艺流程
青铜塑像
陶瓷历史文化
陶瓷工人
-
描述:
瓷都景德镇为陶瓷工人塑像
-
浅论陶瓷铜红釉色的自然美
-
作者:
程永安
郑丽华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
形式
铜红釉色
自然美
-
描述:
陶瓷铜红釉色是我国著名的色釉之一,以自身的特殊语言来表现其风采神韵--自然美,有自己的美学追求.它的自然美依赖于原材料、工艺流程、窑火及陶瓷艺术家的运用与创制.本文从工艺条件的作用、火的艺术、自然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三大主要因素及特点出发,通过大量的例证论述陶瓷铜红釉色的自然美.
-
燃气梭式窑焙烧陶瓷色料探讨
-
作者:
吴庆文
吴永开
来源:
佛山陶瓷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色料
节能
梭式窑
-
描述:
燃气梭式窑以其占地面积小、窑内温度均匀、灵活等特点被陶瓷企业广泛应用.本文介绍燃气梭式窑焙烧陶瓷色料,简述窑炉的结构特征、陶瓷色料的装钵、码窑和烧成制度,便于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借鉴.
-
试论当代雕塑的公共性特征
-
作者:
张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形式语言
环境雕塑
艺术家
公共性
雕塑公园
雕塑家
视觉艺术
公共艺术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末,雕塑的创作从各个层面已经走到了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但是,“雕塑热”现象不同于80年代出现的“油画热”,后者是由于中国当代艺术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的模仿与启蒙,代表了油画这一品类在中国当代学术范围内在本体艺术语言和形式语言的探索的成功,同时也使油画
<
1
2
3
...
7
8
9
...
27
28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