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格式塔质与意境
作者: 赵德鸿   来源: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格式塔质   想象空间   意境  
描述: 通过格式塔质的思维模式与意境的审美想象空间存在的超越性比较,把握我国传统文论中独特的意境营造和鉴赏,特别是在诗词、绘画、雕塑、舞蹈、书法、建筑、音乐等诸多艺术门类中表现出的至境形态。各门艺术也因意境而找到了共同可以交流的语言。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
作者: 暂无 来源: 价格月刊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临川区   个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   亭台楼阁   第三中学   江西省抚州市   基本管理模式   社会化教育   温泉镇   占地面积  
描述: 临川十中地处抚州市临川区温泉镇。原名临川县第三中学,后因县、市合并改称为临川十中。 校园占地面积200余亩,大致形成两苑四区结构,秋苑在东,是师生工作、学习场所;春苑在西,是师生生活区。校园内雕塑成群、亭台楼阁成趣,草坪如毯,绿树成荫,四季鸟语花香,学生书声琅琅,“天蓝、草绿、花香、鸟语、书声、人涌”这
新材料技术对环境艺术的影响
作者: 张宝贵   来源: 建材发展导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师   自然环境   艺术家   建筑环境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语言   艺术形式   艺术设计   造石艺术   新材料技术  
描述: “材料”是艺术家用以表达情绪、灵感、知识的物质载体,艺术家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精神创造,加之不同的常识和经历,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环境是指存在于人周围的空间,环境艺术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环境
五彩缤纷的国外婚宴
作者: 卢金花   来源: 旅游纵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式样   习惯   结婚   婚礼   受众   人生   婚宴   参加   婚俗   日本人   糖果糕点   装饰   蛋糕   印象  
描述: 婚庆中的西式糖果糕点结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世界各地,婚俗习惯都各有不同,但操办婚宴却一点都不马虎。在西式婚宴中,糖果和蛋糕因受众人瞩目而必不可少,无论选择哪一种,在式样和装饰上,都是为了点缀婚礼
综艺晚会de思考
作者: 胡广生   来源: 文化时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企业形象   节目形式   春节联欢晚会   文艺演出   电视晚会   结构框架   主办单位   艺术生产   工作部门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描述: 眼下从中央到地方,不论专业文化还是群众文化,广场文艺、舞台艺术、电视晚会、“综艺晚会”的组台演出五彩斑斓、千姿百态。专业文艺团体的大、中、小型综艺晚会;人们熟知并喜爱的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企业老总们注重塑造企业形象的各种行业文艺演出;老百姓自寓自乐,唱歌、跳舞、
节奏与语词的选择
作者: 朱志刚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句式   语言   韵律   汪曾祺   叠音   《受戒》   节奏   叠字   美感   小说  
描述: 文学是语言的世界,小说亦如此。一定意义上而言,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语言中对文字语汇的一种选择,正如一件雕塑是削去了某些部分的大理石一样。一位优秀的作家总是用自己的眼光对语言进行选择、锤炼,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迥异于他人而属于自己话语体系的审美特质,从而让读者的阅读成为一次美的历程。这也许就是作品的意义。那么,如何选择及运用语言,对于作家来说,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汪曾祺写小说是很重视语言的运用的,诚如他曾经在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时的演讲所言:“语言是小说的本体,不是附和的,可有可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我们就以他的代表作《受戒》为例,来看看汪曾祺是如何运用语言,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来的。首先,准确地把握语言的节奏,使作品呈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美。节奏,是自然界中的一般现象。一般是指声音的停顿长短、轻重缓急、高低起伏变化的衔接关系。小说语言也断离不开节奏问题。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就认为,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而且“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汪曾祺自己也认为,一篇小说要有一个贯穿全篇的节奏,甚至想用“节奏”来代替另外一个概念“结构”。汪曾祺认为中国过去讲的“文气”就是内在的节奏。那...
一个人的战争
作者: 万秀凤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述模式   《城市生活》   人性   审美意识   刘庆邦   主题思想   短篇小说  
描述: 刘庆邦是一位写短篇小说的高手,他的作品通常把镜头对准社会底层的芸芸众生。不过,这回,刘庆邦的目光从农村、矿井、煤窑转向了城市,演绎了一个人与自行车纠葛的故事,这就是他二○○二年发表的《城市生活》。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田志文几次三番地设法把一辆无名氏的、没了车座的“死车”从路牙子存放自行车的架子里剔出来的故事。第一次,当他看到那辆“车座的地方只剩下一截锈迹斑斑的钢管”、“车胎的胎皮瘪得贴着地皮”的自行车时,“心里有些不平”,于是,他把那辆“死车”扔到了“小吃店后面放着的大铁皮斗子的垃圾里”,干完后,“他不禁有些微笑”,但当晚,“死车”却又回到了整溜架子的中间,田志文见此“简直有些气恼”,等到天黑,外面人稀了,直至楼下扒垃圾的老头和一位青年女子走了,他“像是一种偷窃的感觉”,便动手把“死车”扔到一百米外的地方,哪知“田志文的快乐只维持了三天”,那辆“死车”又回到了架子上,这回,田志文铁了心,非得把那辆自行车清理出队伍。两天后,田志文把“死车”推到了街面上的饭店门口,然而,出乎他的意料,“死车”竟又不屈不挠地回到了原地。田志文为何如此煞费苦心、不厌其烦地要与一辆“死车”较劲呢?为什么一辆普通的自行车会搅得田志文时而喜悦...
海上山艺术中心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漂移02   《变动·青春》   海上山艺术中心   忻海洲   综合材料   韩峰   《变动·麦粒肿》   14》   《变动·手式》   油画   《铜》  
描述: 海上山艺术中心的前身是台湾隔山画馆,成立于1988年。十多年来,策办过一百余个联展和个展,在艺术家与艺术爱好者之间建起了桥梁,促进了两岸三地的文化交流。2000年“隔山”移师上海,成立了海上山艺术中心,除一秉“隔山”创业初衷外,更推而广之增设了“海上山艺术村”、“海上山教育中心”、“艺术家工作室酒店公寓”等,力图多元发展,目前已创建成一个集展览交流、生活创作、教育培训、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基地。
金丽人的彩扎娃娃
作者: 陆丽娟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玩具   制作模式   金丽人   艺术风格   民间艺术   工艺品   创作素材   布娃娃  
描述: 我国制作布娃娃的历史悠久,据传布娃娃最初被当作民间祭祀、避祸的器物,后来逐渐衍变成为儿童手中喜欢的形象玩具。上海现代民间的娃娃制作,跳出了单纯作为儿童玩具的模式,转而在艺术性、装饰性、人物形象的塑
朱国荣谈商街的环境雕塑
作者: 吴凌云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场   上海   环境雕塑   朱国荣   商街   雕塑手法   雕塑形式   艺术氛围  
描述: 商街的艺术氛围一是以文化性的活动来调剂,一是用艺术手段来渲染。我觉得这两种手法都可以。但目前我们在营造商街艺术氛围时,后一种手法用得比较单调,如:做的霓虹灯,广告牌、灯箱在营造商街艺术氛围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光有这些是不够的。我觉得可以利用雕塑来营造商街的艺术氛围,如:我们可以在建筑物上用一些小雕塑,利用这些小雕塑对整个建筑物甚至整个周边环境进行艺术氛围的营造。
< 1 2 3 ... 27 28 29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