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廊】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安东尼·葛姆雷新作亮相英国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新作品
安东尼
雕塑家
英国
Two
-
描述:
国际知名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最新作品《Two States》在英国利兹市(Leeds)亮相,这件作品将在Terrace Gallery画廊中一直展示到10月底。
-
《众志成城雕塑》邮资封的发行时间
-
作者:
宋鸿军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邮政部门
邮资
标志性
大学城
环道
信封
廊坊市
雕塑
经济开发区
发行时间
-
描述:
去廊坊东方大学城上班的路上,每次都会看到"众志成城"雕塑(图1),它曾在2003年作为邮资图登上了由国家邮政部门发行的《众志成城雕塑》普通邮资信封(图2)。"众志成城"是位于廊坊市通往廊坊经济开发区北环道上的一座城市标志性雕塑,高21米,底座直径
-
芦永方艺术陶瓷画廊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廊
综合装饰
艺术陶瓷
陶艺家
工作室
景德镇市
工艺美术
陶瓷美术家
-
描述:
芦永方中国工艺美术师,陶瓷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景德镇陶瓷美术家协会会员。自由陶艺家。1970年生于景德镇。自幼酷爱绘画。1990年毕业于景德镇市陶瓷职业学院。2000年创办“听松阁”陶艺工作室。精通釉上粉彩、青花、雕刻等多种综合装饰。
-
复苏的工业化记忆
-
作者:
阿丽莎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再设计
景观长廊
工业化
公共艺术
-
描述:
曾经记录甚至承载过城市发展沿革的老铁路,正逐渐退出城市运营的舞台。面对它留给厦门人的记忆、价值和思考,需要打造一条新的城市景观长廊。综合公共艺术设计中雕塑、景观小品、城市家具等多种样式,以“休闲的、愉悦
-
玉溪文化博览:新平彝族浮雕文化长廊
-
作者:
暂无
来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协会
新平县
世界纪录
彝族
浮雕
云南省
文化长廊
玉溪
-
描述:
2010年7月30日,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师习操先生在新平郑重宣布:“云南省新平县2009年开始建设的彝族文化长廊,共有青石浮雕2012幅,总长4580米,创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彝族浮雕文化艺长廊世界纪录。”
-
第42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盛大开幕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塞尔
画廊
艺术家
影像作品
出版物
参观者
现当代
艺术博览会
-
描述:
2011年6月15日,第42届巴塞尔艺博会在瑞士巴塞尔展览广场盛大开幕。今年的展期从6月15日-6月19日,本届艺术博览会参展画廊来自全球35个国家近300家画廊,共有2500多名现当代
-
伦敦WW画廊在骚动中逃过一劫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保险业
博物馆
画廊
骚乱
艺术家
伦敦
英国
雕塑
-
描述:
持续多日的英国国内骚乱已经给英国的商业和保险业带来数亿英镑的损失,但骚乱事件发生以后,多数博物馆、画廊已经正常开门营业。位于伦敦Queensdown路的WW画廊曾在骚乱中逃过一劫,当时WW画廊正处于
-
博蕴华光:敦煌艺术展
-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敦煌石窟艺术
百科全书
中国古代艺术
艺术展
丝绸之路
河西走廊
洞窟
佛教艺术
-
描述: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石窟艺术,是古老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洞窟至元代,敦煌石窟艺术的营造持续了一千余年: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
-
油画:波澜不惊
-
作者:
梁瑞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紫竹院
布面油画
外文出版社
北京出版
香港建筑
吴冠中
全国农业展览馆
国际画廊
美术出版社
艺术新闻
-
描述:
今年的春拍被中国书画屡创亿元的神话抢尽风头,市场注意力的转移恰好给了油画板块调整喘息的时机。尽管油画春拍表现平平、波澜不惊,但各项成绩令人感到走势平缓并且有上升的余地。延续着2009年经典写实油画的热拍,今年的写实油画仍然是市场的中坚力量,陈逸飞的“音乐人物”系列成为近期新贵。当代艺术的泡沫在金融危机时期被挤兑后,从2009年开始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但今春的当代艺术还处于相对保守、理性的状态,千万元以下的拍品占大多数。今年春拍油画板块的另一个迹象就是市场上过半数作品的成交价并不高,基本上稍微高于估价成交,可见买家谨慎的心态依然存在。 20世纪早期油画:市场回暖时期的保守选择 20世纪早期的油画家又被称为中国第一批油画家,指的是民国时期留欧、留日学习西画的艺术家,留欧的如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颜文棵、常玉、常书鸿、潘玉良、张充仁、庞熏琹;留日的有陈澄波、陈抱一、丁衍庸、倪贻德、卫天霖、关良、关紫兰、汪亚尘等人,在油画拍场上流通量较大的有林风眠、颜文棵、常玉等。民国时期的这一批艺术家首次全面地学习西方绘画,试图改良当时中国艺术腐朽沉闷的状态,在艺术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