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毕生的求索 光与色的交融——读《吴燮勋油画集》
作者: 李翎   来源: 美术之友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   著名画家   广西艺术学院   画集   人民美术出版社   油画作品展   杂志社   中国美术馆  
描述: 由《美术》杂志社和广西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吴燮勋油画作品展于2007年4月12日至2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与画展同期首发的还有人民美术出版社最新出版的《吴燮勋油画集》。该画集为8开精装本,装帧印刷精美,前页有吴冠中、高冠华、胡明之等我国著名画家的题字,老艺术家闵希文教授、广西著名画家帅立功、尤开民教授为画集撰写了画评。该画册
陈登文油画作品
作者: 陈登文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作品   绘画艺术   油画作品  
描述: 陈登文(1978-).男,汉,江西吉安人,广西艺术学院艺术学硕士.安顺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王琳琳[油画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午后》   广西艺术学院   画家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王琳琳   广西自治区   美术作品   油画  
描述: 王琳琳(1983-),女,汉,广西桂林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在读硕士,广西自治区美术家协会会员,2009年油画《午后》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全国第十一届美术作品展广西区展”优秀奖。
胡毅[雕塑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艺术学院   雕塑作品   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美术家  
描述: 胡毅(1982-),男,水族,江苏绍兴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在读硕士,广两美术家协会会员。
欧安佳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硕士学位   广西艺术学院   教授   学士学位   2008年   作品   大学本科   研究生  
描述: 生于广西河池.2008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7月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大学本科期间师从何镇海教授、覃继刚教授研习雕塑研究生期间师从覃继刚教授研习雕塑。
钟橙敏作品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校园文化艺术节   广西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   优秀学生   第三工作室   优秀作品   奖学金  
描述: 广西人.2010年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三工作室。2011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2年荣获广西艺术学院校园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奖,2012年获得优秀学生荣誉称号。
雕塑VS传播:内容、媒介和价值的重构进程——第十六届中国雕塑论坛纪要
作者: 王梦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10年   校园文化艺术节   广西艺术学院   美术学院   优秀学生   第三工作室   优秀作品   奖学金  
描述: 雕塑VS传播:内容、媒介和价值的重构进程——第十六届中国雕塑论坛纪要
开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的新模式——广西艺术学院“我们的城市”主题公共艺术活动简记
作者: 徐永涛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广西艺术学院   城市文化   生存状态   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审美   审美层面   高等艺术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艺术学科  
描述: 将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一个新确立起来的教学方向,列入艺术高校的学科教学体系,已经被作为我国高等艺术教育政革中传播先进文化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这个专业的设立,除了具有提高艺术审美、陶冶情操、培养个性思维、提升创作能力之外,还承担了推动生产、服务社会的实用性功能。在人们日益关注公共环境建设,优化人文生存状态的当代中国社会,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学科,公共艺术专业已然超越了单纯的艺术家个人的审美层面,开始渗透到了社会生产、公众需求、城市文化等各个生活领域。各地高等艺术院校纷纷开设了公共艺术专业,有的学院还专门建起了公共艺
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能力   广西艺术学院   城市文化   生存状态   高等艺术教育   艺术审美   审美层面   高等艺术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艺术学科  
描述: 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
当代艺术视角
作者: 苏旅   来源: 南方文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六七十年代   艺术教育   油画家   广西艺术学院   艺术专科学校   艺术视角   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家协会  
描述: 赵松柏的《漓江山水印象系列》,把我们熟知的漓江山水从清秀妩媚式的旅游风景中蜕化出来,变为有重量、有文化内蕴、有艺术意味、有东方禅学的绘画作品。赵松柏在作品中采用了油画特有的
< 1 2 3 ... 7 8 9 10 11
Rss订阅